">
中新網重慶1月23日電 (記者 鐘旖)記者23日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繼在釣魚城遺址考古中發現軍事設施、政治設施后,研究院在2021年度工作中首次發現宗教設施及生活生產設施,填補了相關空白,進一步豐富了釣魚城遺址南宋文化遺存內涵。
釣魚城位于重慶合川區嘉陵江、涪江和渠江三江交匯處,占地2.5平方公里。據史料記載,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兵臨釣魚城。在當地將士頑強抗擊下,蒙古大軍不能越雷池半步。釣魚城保衛戰時長逾36年,寫下了以弱勝強的戰例。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釣魚城遺址經歷了近二十年的考古發掘,揭露了其依靠“山、水、城”一體的大縱深多重防御體系。

圖為釣魚城考古區域俯瞰圖。 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2021年度考古旨在重點梳理、研究釣魚城城址布局和功能,建立大遺址考古‘一張圖’?!敝貞c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館員胡立敏介紹說,2021年研究院對釣魚城展開了9個月的考古工作,其中調查面積約6萬平方米,勘探面積約15萬平方米,發掘面積776.1平方米,新清理房址、道路、高臺等遺跡36處,出土各類遺物300余件。
通過考古調查,研究院初步摸清了釣魚城遺址青華門、皇宮及馬鞍山等區域的遺存范圍和分布情況,發現高臺、水井、井臺、水池、城門、踏道等諸多遺跡,填補了上述區域遺存空白,進一步深化了對釣魚城宋代城址結構布局和功能分區的相關認識。考古勘探成果豐碩,對西部二級階地、大天池和始關門遺址遺存分布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圖為釣魚城考古出土的“經驗熟藥”印章?!≈貞c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在釣魚城遺址內的大草房文物點,出土了一枚銅印章、大量琉璃構件及灰陶瓦當、滴水等,基本確認該處建筑營造時代不早于南宋淳祐時期,應為一處佛教轉輪藏經殿,同時兼具醫療、醫藥等功能,為南宋佛教轉輪藏和僧醫、僧藥文化制度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此外,其周邊還發現有生產生活類設施。二者均填補了相關空白。
在石窟寺及石刻專項工作中,研究院已基本完成釣魚城遺址石窟寺摩崖造像拍照及三維建模,完成碑刻、摩崖題刻等石刻拓片165幅,進一步豐富了釣魚城遺址歷史文化內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考古還新發現多處宋蒙(元)戰爭時期摩崖題刻,為釣魚城考古和歷史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新材料。(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