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1月23日,北京演藝集團第二屆新春賀歲演出季“首農美好生活市集.第八屆天橋小年文化廟會暨老舍京味文化節”在天橋劇場啟帷。
繼2019年推出北京曲劇《王致和》后,今年虎年小年廟會為七年的小年文化品牌注入老字號傳統文化元素,拓展老字號品牌與京味兒文化藝術的融合新路,為小年更增添老北京的味道。
據悉,屆時首農食品集團旗下的王致和、六必居、三元、京華、大紅門、月盛齋等近十個老字號品牌將集體亮相。這些京城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老字號,都將攜各自的傳統產品和新開發的產品一并帶到廟會活動現場。
北京曲劇大戲是歷屆小年廟會這桌宴席上的“保留硬菜”,經典大戲與創演新戲將先后登場。經典大戲《茶館》是廟會的開幕大戲,該戲一直以來是北京曲劇人與曲劇戲迷倍加珍愛的劇目。自1998年首演以來,已演出百余場,該劇也是北京曲劇團2021年復排之作,復排后的兩輪首演以及近日登陸國家大劇院的演出現場。
根據老舍先生自傳體同名小說改編的北京曲劇《正紅旗下》仍照舊歷,于老舍先生的誕辰之日、臘月二十三上演。講述臭豆腐臭中帶香的《王致和》,該劇為2019年的原創新作,將于27日、28日壓軸連演2場。
同時,與講述老北京故事的《茶館》、《正紅旗下》相關聯,又與小年京味兒民俗切題的民俗課堂也將先后開講。
此外,本屆小年文化節特邀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清史、清代社會史、滿族史的專家定宜莊,開講“老舍與舊京旗人”;北京民俗學會會長、北京市非遺保護專家高巍將帶來《在體驗中感受春節文化的魅力》。
北京曲劇是土生土長于北京地區唯一的地方戲曲劇種。1952年“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創作的北京曲劇《柳樹井》公演,同年老舍先生為該劇種命名“北京曲劇”,從此北京曲劇正式誕生。今年,北京曲劇迎來劇種命名七十周年。

“老舍京味文化節”啟帷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北京市曲劇團將開展紀念大會、劇目展演、主題展覽、學術研討等內容豐富的紀念活動,多形式、多途徑、多角度地展示北京曲劇70年來的傳承與發展歷程。屆時,北京曲劇將在海淀劇院和長安大戲院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北京曲劇優秀劇目展演”及“北京曲劇老舍系列劇目展演”,多部經典北京曲劇作品將輪番上演。
據了解,為了劇種傳承發展后繼有人,北京市曲劇團與中國戲曲學院繼1999級、2008級、2018級三屆成建制開辦北京曲劇大學本科班后,劇團與中國戲曲學院計劃再度攜手開辦2022級北京曲劇中專表演班及器樂演奏、作曲人才的培養。當日活動現場,劇團與學院雙方舉行了委托培養合作協議的簽訂儀式,正式開啟“北京曲劇劇種命名七十周年”紀念活動的帷幕。
據悉,本屆文化節由北京演藝集團、首農食品集團主辦,北京市曲劇團承辦,天橋劇場協辦。活動將從1月23日至28日結束。(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