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 應妮)“鐘鳴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莊藏鐘表聯展”將于26日對公眾開放。兩家博物機構聯袂合璧,展出的鐘表皆為其精品,其中故宮博物院參展鐘表40件,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參展鐘表20件。
記者25日在展廳看到,展覽將兩館所藏10對鐘表同臺展出,使觀眾不僅得以領略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不同地域鐘表的多姿多彩,亦可充分了解清代宮廷鐘表收藏陳設的狀況,感知清代宮廷時間觀念發展變化的軌跡。展覽舉辦地點乾清宮東廡,歷史上曾經是清宮自鳴鐘處——觀眾在清脆的鐘聲里如同穿越時空。

展廳現場 應妮 攝
策展人、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副主任郭福祥介紹,這些鐘表的制作年代從18世紀延續至20世紀初,不僅涵蓋了英國、法國、瑞士等西方國家的名家之作,更包括清宮做鐘處、廣州、蘇州等地的國產精品。
18世紀英國造的銅鍍金三人打樂轉花鐘原為一對,現分藏于故宮博物院和避暑山莊博物館,此次為第一次合璧展出。機器開動,頂端的七朵小花圍繞中心花朵轉動,同時自轉,形似一個皮球。鐘碗前金色鏤空花轉動,兒童敲打鐘碗伴奏。

展廳現場。圖為18世紀英國造銅鍍金三人打樂轉花鐘,現分藏于故宮博物院和避暑山莊博物館,此為首次合璧。 應妮 攝
乾隆時期清宮做鐘處的一件木樓式時刻更鐘,將中國的打更和西洋的報時這兩種計時方式融合一體。郭福祥指出,作為乾隆御制鐘的代表之一,從這件展品可見其中共性:以色彩暗淡的木結構來突出其肅穆,高大寬厚的形體顯示其端莊。由于有不少西洋鐘表師在做鐘處供職,御制鐘的機械部分相當精準。
郭福祥還特別介紹了一件故宮博物院藏19世紀瑞士造的銅鍍金魔術鐘,“里面共計有七套發條來控制各個部件,可謂是當時最復雜的瑞士鐘表之一。”
參展的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鐘表均為該館收藏最為重要的部分,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文物南遷,1956年由南京運回承德后第一次以整體面貌走出避暑山莊。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5月8日,實行預約入場,每日限額1000人。展覽結束后部分展品還將在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繼續展出。(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