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一天,算起來今年央視春晚將迎來四十周年,每年除夕夜與大家準時見面的春節聯歡晚會成了幾代人的除夕記憶,《難忘今宵》一唱起,倒計時的鐘聲就快來了。今年春晚很高科技,那1983年的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又給人們留下了什么記憶呢?
大咖云集,想看啥節目請打電話
和如今一樣,第一屆央視春晚也是在年三十晚上八點在中央電視臺開始直播。1983年2月12日的豬年春晚由馬季、姜昆、王景愚和劉曉慶聯合主持。那時候的舞臺造景走的是簡單、大方喜慶風格,傳統的中式宮燈,閃亮的霓虹燈就構成了春晚的舞臺。
我們現在春晚總少不了和海內外觀眾朋友們連線,在互聯網上開啟實時互動。1983年的春晚觀眾互動也一樣有,首屆春晚設置有四臺電話,觀眾們想看什么節目就打電話過來,節目組就跟出席的藝術家們說,實時點播也是時髦。這屆春晚的開頭也是很可愛,小豬乘著火箭來了,和小狗擁抱,小狗坐著火箭走了,象征著狗年和豬年的交替。
首屆的春晚可真的是大咖云集,相聲大師侯寶林、馬季、姜昆,京劇藝術家馬長禮,表演藝術家嚴順開等一眾文藝工作者都來到首屆春晚的舞臺,臺灣演員林麗芳也為觀眾帶來了詩朗誦《每逢佳節倍思親》。從節目類型上來看也是豐富多彩,歌曲、小品、相聲、魔術、雜技、京劇、武術等等,這些表演項目至今喜聞樂見。
在1983年春晚上,出現了不少傳唱至今的經典歌曲,比如鄭緒嵐延長的《大海啊,故鄉》,劉曉慶演唱的《絨花》,李谷一演唱的《春之歌》《年輕的朋友》等歌曲傳唱至今,成為陪伴了幾代人的回憶。
李谷一不壓軸,她是首位春晚歌手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不論天涯與海角。”這首李谷一演唱的《難忘今宵》絕對可以列入“看到歌詞很難不唱出來”歌曲的行列,《難忘今宵》悠揚、舒緩的旋律和親切動人的歌詞將盛筵將散,來年再會的美好祝愿表達的淋漓盡致,成為春晚的壓軸曲目,演唱者李谷一也成為壓軸嘉賓。
不過在1983年的央視春晚上,李谷一是首位出場的歌手,《難忘今宵》的出現得等到1984年的春晚。首屆春晚由趙忠祥致開幕詞,隨后主持人向觀眾介紹到場嘉賓,相聲大師侯寶林介紹幾位主持,主持人隨后向全國人民百年,時年39歲的李谷一隨后從觀眾席中起身走到臺前,演唱了一首喜氣洋洋的《拜年歌》,宣告了這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的正式開始,這種喜氣洋洋的熱鬧氛圍是歷屆春晚不變的回憶。
恭賀新春,春節聯歡早有先例
雖說我們一般認為,1983年的央視春晚是我國最早的在電視上播出的春節聯歡晚會,其實真的要追溯起來,1956年的春節大聯歡應稱作是春晚的前身。
1956年,電視在我國還非常少,大家都是通過收音機來聽春晚。這一次的春節大聯歡有做影像錄制,由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主辦,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參與錄制。雖說是春晚,實則更像是文藝界諸人士的一次歡聚。這屆春節大聯歡到場嘉賓的“咖位”都是頂級的,用流行話說來的都是如今教科書上的人,盛況空前。
當年的春節聯歡主持人是紅極一時的男演員“雙槍李向陽”的扮演者郭振清,到場嘉賓每一個都是頂級的藝術家,著名戲曲藝術大家梅蘭芳與周信芳同臺,梅蘭芳表演了《宇宙鋒》,周信芳表演了《四進士》,這是梅派的經典曲目。歌唱家郭蘭英演唱了電影《劉胡蘭》的插曲《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王文娟、呂瑞英等人合演了《春香傳》,新鳳霞表演了評劇《劉巧兒》的選段。
到場的嘉賓還有數學家華羅庚,文學家巴金、老舍、郭沫若,左翼革命斗士、演員白楊、趙丹,相聲大師侯寶林,科學家錢學森等都來到了現場。
走過這幾十年,春晚的熱鬧與陪伴不曾改變,不論節目怎么變換,那份恭賀新春的美好祝愿都將陪伴我們走過一年又一年。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