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昆明1月31日電 (繆超) 由中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多國藝術團隊聯袂打造的“春暖花開”跨國新春文藝晚會在除夕之夜(1月31日)通過互聯網面向全球觀眾播出,在中國傳統佳節為全球友人奉上一臺多元新春文化盛宴。
此次晚會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導,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主辦,中國新聞社云南分社承辦的2022年“四海情長久·五洲共春暉”跨國新春文藝晚會暨春節文化交流系列活動的重頭戲。
近年來,云南省先后在泰國曼谷、老撾萬象、柬埔寨金邊、尼泊爾加德滿都、緬甸仰光成功舉辦多場新春文藝晚會,用一臺臺充滿新春氣息、佳節氛圍、云南特色、異域風情、匠心獨具的跨國文藝演出,充分展示云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友好交往、經濟合作、人文交流成就。
“春暖花開”跨國新春文藝晚會延續往屆的精彩紛呈,力求以云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共同的文化脈絡為主題,以稻米、道路和神鳥三個具象為體現;以"春暖花開"的溫情浪漫為主要風格,設置春啟、春耕、春宴、春歡、春華、春暉6個篇章,體現親誠惠容理念,展現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兼容并蓄、文明互鑒的美好愿景。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云交流、云互動”已成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跨國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春暖花開”跨國新春文藝晚會將傳統的劇場藝術轉換為線上的視聽盛宴。借助互聯網技術,參演藝術家們有了更多實現其天馬行空創意的可能。晚會節目《米線》,正是藝術家以云南特色美食米線所需的多種食材搭建出實景,利用動畫的原理,采用微焦攝影,將食材轉化為云南的山山水水,講述米線起源和發展的故事,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觀感。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與南亞東南亞多國毗鄰。地理相近、文化相似、人文相親,讓云南成為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人文交流的前沿和輻射中心。云南世居有漢族、傣族、哈尼族、白族、壯族、苗族等26個民族,民族文化豐富多樣,晚會充分展現了這一特點。哈尼族群舞《東方踢踏》、彝族舞蹈《快樂新年味》、女子藏族群舞《源》以及根據傣族非遺舞蹈“緊那羅”改編的《鳳凰飛天》等均是極具云南民族特色的節目。
為讓這次晚會更加多元,多位藝術家走訪云南德昂族、藏族等民族村寨,細致觀察收集多民族民眾生活生產中的聲音環境素材,再加以藝術加工,創作了《聲聲入耳》聲音作品。該作品讓全球觀眾在聆聽時,仿若“走進”了云南民族的村村寨寨,感受感知云南多元的民族文化。
此外,馬來西亞舞蹈《脈動雨林》、斯里蘭卡舞蹈《吉祥之光》、泰國舞蹈《長甲舞》、印度尼西亞歌曲《心中的星星索》等多國藝術家合力呈現的異域風情也讓觀眾目不暇接。
據了解,包括斯里蘭卡《Daily News》(每日新聞)、NewsWire、Neth FM,Malaysia- China Insight(馬中透視)、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緬甸《金鳳凰報》、絲路新觀察俄文網、《今日絲路》(哈薩克斯坦文版)等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多國媒體、機構集束播出本次晚會。(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