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如期來臨。
在這個雪后初霽的夜晚,我們可以望著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的雪后山河,等待一個從來不會爽約的朋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2022年元宵晚會》。
這樣的一場晚會,與元宵節數千年來沉淀下的文明原理、文明智慧、文明禮樂相呼應、相對話、相唱和,用一種吉祥福瑞的節日氣氛、催人奮進的精神面貌、溫暖走心的情緒表達,陪伴著中國億萬百姓好好過了一個“中國年”。
在《2022年元宵晚會》,我們送別2021,這是“年”的結束。
在舊日的稱呼里,元旦的正月初一春節是過年之“開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則是“結年”,一開始、一結束,正是所謂的“物有終始”。在這一天,人們需要一場總結或一個激勵,掃去“節后綜合癥”的疲憊,抖擻精神,振奮身心,讓“內卷”的心靈豐盈起來,從而奔赴更加遼闊的山海。
《2022年元宵晚會》就是屬于每一個國人的“年終總結大會”,過去一年我們所有的正向情緒,都被狠狠拿捏。我們看到中國女足與尚雯婕、李斯丹妮隔空對唱,女足姑娘們雖因隔離遺憾無法到場,質樸的聲音卻堅定激昂。這,是奮發向上的年終總結;
我們看到谷愛凌、高亭宇、蘇翊鳴從冬奧賽場送來的元宵節祝福,他們卓越的表現將成為每個人珍貴的“錦鯉”。這,是斗志昂揚的年終總結;
我們還看到新晉“頂流”冰墩墩、雪容融與銀河少年電視藝術團共同演唱的《同一首歌》,如冰雪般晶瑩剔透的歌聲美好治愈,傳遞出少年中國的希望。這,是朝氣蓬勃的年終總結。
與此同時,在《2022年元宵晚會》,我們還正式迎來了新一年的開端。“元宵”與“元旦”相互呼應:“旦”為朝、為日之升,“宵”為夜,代表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滿月。正因有此寓意,過了正月十五,我們才能說是過了新的一年。
這樣一個夜晚,我們該用什么樣的心情與狀態迎來2022?《2022年元宵晚會》為我們送來了這些喜氣洋洋的“開工紅包”:
新民樂節目《齊天樂》,以煌煌民樂熱鬧氣象,復現了諸葛亮空城撫琴、阮咸竹林撥阮、伎樂天反彈琵琶、韓湘子醉酒吹簫、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等存在于民族記憶中的文化意象,在琴瑟對奏、器樂和鳴之間,為家國情懷立著,為大好河山寄情;
結合VR技術與短視頻傳播趨勢,《2022年元宵晚會》還為虎年打造了活靈活現、妙趣橫生的“虎步舞”,不僅掀起了短視頻平臺博主、網友的爭相模仿,更在播出中挑動起了所有觀眾的“DNA”......
這樣一個囊括了傳統與科技、匠心與創新的“開工紅包”,誠意十足、吉祥如意、福氣滿滿,又有誰會不欣然接受呢?
除了傳達新年的喜悅與歡快,作為國家媒體,《2022年元宵晚會》更尋根溯源,承載著文藝工作者“文以載道、歌以詠懷”的中國文化情懷。
《春秋左傳正義》中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2022年元宵晚會》用美輪美奐的舞美設計、精彩紛呈的節目創意、遠邁漢唐的中華氣象,深度凝練五千年文明于方寸舞臺,完美彰顯出華夏文明的氣質與顏值。
而為突出晚會“歡樂鬧元宵、濃濃中國風”的主題,晚會從串聯詞到具體節目,都處處洋溢著古典文化和詩詞之美:“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展現的是元宵節的喜樂團圓;“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描述的是元宵節的歡歌笑語;“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形容的是元宵節的浪漫祥和;“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刻畫的是元宵節的詩情畫意......
詞人辛棄疾曾在《青玉案》中寫下“驀然回首,那人仍在燈火闌珊處”的千古名句,以示對佳節與佳人的不舍。如今,在《2022年元宵晚會》的盛世圖卷中,我們正式與辛丑牛年相揖別,心中雖略有不舍,更多的卻是自信與豪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