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海4月2日電 題:廣西合浦讓歷史說話 漢代古郡展新姿
作者 翟李強 王偉臣 林 軍
在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城南郊,有一座古塔——合浦文昌塔,它已歷經四百年多年的風雨滄桑,曾一度隱匿于桉樹林和雜草間,若隱若現,仿佛有難登大堂之雅的羞澀。如今,在“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的指導思想指引下,合浦文昌塔已扯掉了那半掩的“面紗”,自信地矗立在209國道邊上,與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隔路相望,向民眾展示著合浦這座古郡的新姿。
合浦是漢代合浦郡的郡治所在地,也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歷經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合浦古城、古港的原貌雖已不復存在,但留下了以萬座漢墓、大浪古城、草鞋村遺址為代表的一大批名勝古跡,孕育了獨特的合浦漢代文化、海絲文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漢郡合浦海絲明珠”名片格外靚麗。
文昌塔所處現為合浦海上絲綢之路遺址公園,是2021年新創建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合浦縣申遺中心副主任周敏雙介紹,僅景區范圍內就存有數百座古墓葬,其中的四方嶺片區屬于合浦漢墓群重點保護區。
文昌塔和四方嶺區域曾是一片樹木茂密、雜草叢生、私墳林立的荒野。據了解,自2017年以來,合浦相繼啟動了漢墓群禁山重點保護區·四方嶺密集區和文昌塔區墓葬保護展示、環境整治工程建設,投入大量精力提升了海絲遺產點整體景觀和配套設施,變為如今廣西首個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成為了民眾休閑打卡點。
五年來,合浦縣先后研究出臺《關于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行動方案》等文件,投入資金2億多元,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和研究利用工作,推動歷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合浦漢墓群入選了“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合浦漢墓群、大浪古城遺址和草鞋村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文物、歷史、文化展示和旅游融合發展,成功打造了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海絲首港·合浦始發港等國家4A級旅游景區,譜寫了合浦海絲申遺、文物保護和文旅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據介紹,合浦漢墓群是與河南永城芒碭山漢墓群、四川三臺郪江漢墓群、河北獻縣漢墓群一起,號稱中國四大漢墓群葬,是中國出土漢代舶來品文物分布最集中、數量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地區。
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合浦考古發掘的墓葬逾千座,出土文物兩萬多件(套),其中有大量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文物。僅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內,館藏文物就多達5000多件。這些文物的年代大多在西漢中期至東漢晚期之間,除了黃金、絲綢等輸出品外,還有如波斯陶壺、羅馬玻璃碗、海藍寶石、水晶、瑪瑙及香料等舶來品。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館長廉世明表示,這些文物和史料的記載、以及專家的研究,都印證了合浦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也是漢王朝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據了解,合浦正加快海絲申遺文本編制,加快推進廣西考古標本庫房項目建設,為文物整理、修復和展示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廣西與國內外考古文博單位開展合作,建立東盟考古研究、東盟文物保護的學術交流中心基地創造條件,助推海絲文化研究和申遺工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