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陳倩
通訊員 陳伯承
4月13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襄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2022年襄陽市直機關“最美家庭”評選結果揭曉,軍休干部吳煥林家庭獲評“教子有方最美家庭”。

吳煥林全家福
吳煥林家庭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夫妻恩愛、兒孫孝順、溫馨和睦,子孫們傳承優良家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軍休四所的老兵們形象地稱贊這個家庭為“一家三教授,滿門皆才俊”。而這個大家庭的核心,正是“全國先進軍休干部”吳煥林老人。
抗美援朝結束后,吳煥林被總政治部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哲學研究生,畢業后分配在全軍最高學府——南京軍事學院,在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戰線上,一干就是30多年。
多年來,他一直把“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為社會、為他人服務”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在他的著作《樹葉》一書中,他把自己的一生比做共產黨、解放軍這棵頂天立地、拯救人類的大樹上普通的一片葉,只有融入樹的機體,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縱然將來衰老了,落葉也要回歸樹的根——鞠躬盡瘁為人民。
在30余年的部隊教育生涯中,吳煥林教授主編了多本部隊思政教程,為國家、部隊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多次立功受獎,并榮獲解放軍總參謀部授予的“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稱號。
退休以后,吳煥林應邀在原襄樊師范專科學校教授政治課,并多次婉拒了學校給予的聘金,義務教學11年。在談及這段經歷時,吳煥林說:“軍隊院校授予我職稱,發給我工資,已經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我的關愛。而襄師又為我提供了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我已經很滿足了。人生的價值大小,不是看你從社會索取了多少,主要看你為社會貢獻了多少。襄師工作期間,有2000多名學生受過我的教育,它產生的社會價值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2000年,進入襄陽市軍休四所休養以后,吳煥林又發起成立宣傳小組,辦起板報,每月一刊,6年不曾中斷,累計出版72期。同時,作為軍休四所“優秀講師庫”的骨干成員,他還多次前往機關、學校、農村等宣講黨的理論政策,講述黨的光榮傳統,被湖北文理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聘為黨校客座教授。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已90歲高齡的吳煥林老人仍多次外出授課。
吳煥林多年來一直嚴格要求他的子女,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在部隊工作多年,他吃苦耐勞、不懼困難、雷厲風行、刻苦鉆研的作風為子女做著無形的榜樣。他還要求子女自力更生,不向組織伸手,不向父母提要求。三個子女的成長都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孫子出國留學時,大多數的長輩都會選擇給錢、給物來支持孩子,他卻送給孫子“三防一留”四個字,要求他“防生物病毒、防精神病毒、防植物病毒、始終留有一顆愛國心”。
“領頭羊抓得好,也讓我省了不少心。”吳煥林這樣評價到大兒子起到的表率作用。婚后四年間,三個小孩相繼出生,加上當時部隊任務重、生活壓力大,大的帶小的,孩子們自我教育管理也屬當時的無奈選擇。
在吳煥林家中,一直保持著召開家庭會議的慣例。即使如今已年逾九旬,他還堅持每年把子孫們召集起來,聽聽他們一年的情況,對他們的成績表示表揚鼓勵,對他們的工作、學業等提出期望。
每隔一段時間,吳煥林還會將他所寫的文章、參加宣講等活動的照片通過微信分享給他的子女,既告訴子女他的身體良好,讓他們放心,又告誡子女,老父親尚在發揮余熱,他們也不能放松,多為社會作貢獻。在吳煥林的教育引導下,三個子女都成為了各自行業的精英。長子吳春曉從插隊知青、養豬員到工人、技術員、工程師、總工程師,后考取國家級程序員證書、系統分析員證書,成為當時少有的高科技人才,入選國家人才庫,成為電子行業專家,退休后仍在多家企業擔任軟件開發、芯片研制的指導工作。
晚年間,妻子因病已不認識人,也記不住任何事情,生活不能自理,但還能勉強地喊他一聲“哥哥”。于是,吳煥林就擔負起了全職照料妻子的責任。“今年是我們一起走過的第70年,可謂鉆石婚。我們一路風雨同舟,相依為命。現在能夠陪伴在她身邊,為她做一些服務,我感到很高興。”吳煥林這樣描述著他現在的生活。
照顧老伴兒之余,他的生活總是與書為伴。從2008年冬開始,吳煥林謀劃寫五本書,以回顧人生、奉獻余熱、報效祖國。他的這個想法立即得到了子女們的積極支持。至今十年有余,查閱資料、回憶思考、與子女交流討論、伏案寫作占據了他絕大部分的時光。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本總結自己人生的書,書名《樹葉》,于2009年付梓。第二本書“葉之魂”,最后定名為《我所理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介紹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于建黨90周年之際印制。第三本書“葉之為”,書名《思想政治工作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寫他一生運用所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2013年出版發行。第四本書“葉之趣”,寫他一生的興趣愛好,匯集了他平時的雜文。
如今90歲高齡的吳煥林,思路清晰,身康體健,在子女的支持和幫助下,還在謀劃著他的第五本書“葉之基”,以反省他的一生與祖國和人民的關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