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紹興4月14日電(項菁 余斌)據浙江省紹興市鑒湖研究會14日消息,《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已于日前完成編制,收錄中國各地300多個禹跡點。
大禹是中華民族治水英雄,被后人尊為“立國之祖”。為進一步傳承大禹文化、弘揚大禹精神,千百年來,中國學者不斷探尋和保護中華大地上的禹跡。如北宋時期,曾有《禹跡圖》問世。
紹興是大禹陵所在地,一直致力于大禹文化的保護和傳承。2018年起,紹興先后發布《紹興禹跡圖》,出版《浙江禹跡圖》《紹興禹跡標識導讀》,編制《禹跡圖編制導則》等。
2021年4月,《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編制工作啟動,由紹興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紹興市鑒湖研究會主編,中國水利博物館、紹興市文史研究館等參編,中國各地水利、文物、文史、測繪等學科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該項編制任務。
編制期間,研究人員共梳理了中國各地1000多個與大禹相關的禹跡點,遍布中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終精選出300多個禹跡點。
中國水利學會水利史研究會副會長、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會長、《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主編邱志榮介紹,《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收錄的禹跡,涵蓋了留存至今有關大禹的祭祀活動、紀念建筑設施、地物表征、碑刻題刻、地名遺存物等不可移動的遺存、遺址、遺跡,還包括少量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值得關注的是,研究人員在整理吉林省集安市的禹山資料時,將禹山上的一座五盔墳也納入《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
“通過查詢《集安市志》,我們發現五盔墳的壁畫中,記載了大禹治水、造井的歷史,所以將其確定為大禹文化的遺跡。”邱志榮說。
據悉,《中國禹跡圖》(2022年版)將于2022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前夕正式發布。另外,紹興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目前正在著手編制《東亞禹跡圖》。(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