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承辦首屆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獎·中國播音主持“金聲獎”(以下簡稱“金聲獎”)評選結果出爐引發業界及公眾熱議,該獎項評選出優秀廣播播音員主持人、優秀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各10名。
在筆者看來,“金聲獎”的設立其實不僅是對活躍在一線的、德藝雙馨的優秀播音員主持人們的個人表彰,更著眼于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既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增強廣播電視隊伍凝聚力的重要舉措,更希望以此激勵廣大播音員主持人在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彰顯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金聲獎”兩年一屆,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承辦。首屆“金聲獎”獲獎人數也僅有20人,凸顯“金聲獎”充分發揮激勵、引領、示范作用,加強優秀播音主持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
在獎項評選細則上,“金聲獎”也做到了絕對的高標準和高要求。這次評選中最具鮮明時代特色的是對于入選主持人個體正向社會引導價值的高要求,評選細則中有一條明確要求參評的播音員主持人除了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良好的語言文化素養和優秀的表達能力之外,同時要“德藝雙馨,在社會上具有良好影響力和一定知名度”。因此“金聲獎”的獲獎者除了必須具備高超的專業素養,也必須是行業楷模、主持界的正能量擔當,對新時代的優秀主持人有著積極示范意義。
越來越多的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能量,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正是因為“金聲獎”這樣的含金量與高標準,能夠獲得認可才更顯珍貴,在最終入選的10位優秀電視播音主持人中,既有著撒貝寧、魯健這樣的具有極高個人辨識度的央視名嘴,也有孟非、方瓊、印海蓉等在廣播電視主持領域深耕多年的一線著名主持人,他們皆以平實、真誠、睿智的風格深得觀眾喜愛。 其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魯健主持的《中國新聞》《新聞60分》《中國報道》《中國輿論場》《魯健訪談》《中國地名大會》等節目有著出色的新聞素養,不論是新聞還是其他類型的節目,他在節目中表現出的冷靜、客觀、謙虛,使之成為節目之中的一個亮點。他也一改男新聞主播一貫僵硬呆板的形象,有能吸引年輕人的現代氣息,是實力內涵與個人魅力兼具的主持人。比如他主持的《魯健訪談》著眼全球,聚焦大格局、大風范的時代人物,用開闊的視野、豐富的角度、細膩的表達,為觀眾呈現前所未有的“中國形象”,播出之后,獲得了社會廣泛關注與好評。
既然“金聲獎”是國家對于文藝工作者的價值認可,那么對于獲獎的主持人來說,他們都有哪些過人之處?從“金鷹獎”“金話筒獎”到中央批準、首次設立的政府獎“金聲獎”,對主持人有哪些新要求?新期待?新價值?我們不妨從獲獎主持人近年來的從業經歷和處事態度品讀與剖析。 關注民生、拒絕功利理性思辨、擁抱青春 在此次受表彰的主持人,這不僅是他們個人的榮譽,也代表著新時代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風尚。他們在不同的崗位和專業領域中努力耕耘,并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踐行著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 以民生新聞領域逐步轉型服務領域的主持人孟非為例,他憑借著多年在播音主持領域悉心耕耘,于2012年,獲得了第2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獎,他也是除央視主持人之外首個獲得“金鷹獎”的主持人。而這次孟非之所以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金聲獎”的認可,自然離不開其近20年的主持經歷帶給他的豐富經驗和專業學識。
孟非的主持職業高光從2002年的《南京零距離》開始,作為一檔民生類新聞節目,孟非便憑借他特有的民生立場、人文情懷、媒體理性以及獨特的個人話語方式打響了職業生涯的第一炮,此后數年從民生新聞節目再到關注民生的生活服務類節目,孟非很好地延續和嫁接了這種新聞人特性,始終堅持用更貼近“人”的方式去思考揣摩接觸到的“人”們,從更具有人文溫度的視角給出自己的看法。 在專業方面,作為擁有著相當深厚群眾基礎的知名主持人,在被娛樂化、商業化席卷的內地娛樂行業,孟非可以說是一位特別“平凡”的存在。他沒有頻繁串場商業主持走穴撈金,更沒有濫用知名度進行譬如直播帶貨之類的、主持專業性之外的口碑消耗,是頭部主持人領域中相當另類的存在。而在工作之外,孟非更是個追求生活化、作風樸素、懂得享受平實生活的人,對他來說人生最大的興趣愛好或許就是買菜做飯以及遍覽祖國大好河山,他也將這種愛好與工作有機結合。 比如在優酷出品的其首檔個人旅行節目《出發吧!老孟》中,孟非獨自踏上有文化、有歷史、有底蘊的游覽路線,以他的視角帶領更多觀眾發現普通生活的美好,而也恰恰是這樣拒絕功利、淡泊如水的積極心態成就了其率性自然、幽默犀利的主持風格。
除了在傳統生活服務類領域的絕對號召力,近年來孟非也勇敢跳出舒適圈積極嘗試了《90婚介所》、《點贊!達人秀》等在主題立意和內容表達上更為年輕態的作品,并且也收獲了不俗反響。擁抱年輕態,讀懂Z世代,孟非的主持風格伴隨時代變遷產生變化,在動態成長中擁抱了更為廣闊的受眾。可以說,文藝承擔著成風化人的職責,文藝工作者肩負著培根鑄魂的使命,文藝工作者的自身修養、文藝行風的好壞,會影響整個文化領域乃至社會生活的生態。伴隨著首屆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獎·中國播音主持“金聲獎”的評選結果出爐,希望未來有更多像孟非、魯健、撒貝寧等優秀播音主持人,履行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傳遞積極正能量、發揮正面社會價值,共同發出屬于新時代的“金聲”。(廣電頭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