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起、筆落、勾畫……鋪沙、撒沙、捏沙……在賀磊這里,有兩支畫筆,一支是鉛筆,另一支則是她的雙手。在國學禮儀課老師、美術老師這一職業的背后,賀磊還有一個身份:沙畫創作者。從2015年第一次看到沙畫表演到現在,賀磊已經能夠完整設計、創作彩沙和單沙的表演。回顧這7年與沙畫相處的時間,賀磊說,沙畫為她打開了另一個觀察和認識世界的窗口。
最有挑戰性的
便是沙畫的“轉場”
賀磊是甘肅人。2015年父親節,她從電視上看到彩色沙畫節目《父親的肩頭》,打開了新的世界:“哇,沙子還能畫畫!”賀磊發現,沙子不僅能畫畫,還能將自己所熟悉的“繪畫”換一種形式搬上舞臺。說動就動,賀磊開始尋找學習沙畫的途徑。
“剛開始我是自學的沙畫。2016年來到成都之后,找到了寒姐,在她的沙畫工作室學了一段時間。”“寒姐”就是羅寒,中國最早從事沙畫藝術創作與研究的沙畫表演藝術家之一,也是彩色沙畫創始人,之前賀磊所看到的《父親的肩頭》,就是羅寒的作品。能夠跟隨引領自己走入沙畫世界的老師學習,賀磊感到無比的幸運。因為在賀磊第一次表達想跟著羅寒學習的想法時,曾經被建議“練習一段時間再來”。賀磊沒有泄氣,專心自學了一年后,再次來到羅寒的工作室,才順利拜師。
在學習沙畫的過程中,從小學習美術的經歷幫助了賀磊許多。“比如說畫畫的結構、透視的效果,如果有美術功底,這些內容理解起來會更透徹。如果沒有,還需要在學沙畫的過程中,把這些基礎再補起來,”賀磊坦言,“我也是屬于邊學邊補的類型。”雖然從小學就開始學習美術,初中、高中的時候,也以素描為主,系統地進行過學習,但是沙畫的創作對于賀磊來說還是充滿了挑戰。賀磊介紹,這其中最有挑戰性的,便是沙畫的“轉場”。
“畫與畫怎么樣能銜接起來,這才是沙畫的精髓。”賀磊說,如果整個畫面的轉場做好了,將沙子的肌理感表現出來了,就可能成為整個視頻中出彩的環節。“觀眾在看的時候,永遠不知道下一秒要出現的是什么,這就是他們好奇的地方,這也是我們沙畫表演過程中,能夠帶有個人風格最多的部分。”賀磊自己偏好用近景和遠景的切換來完成這一環節。從城市中的公園切換到餐桌上的火鍋,成都“公園城市”和“麻辣味覺”的標簽,都可以成為具象的圖形,在她的手下無縫銜接,成為變幻莫測的“魔法世界”里的一景。
用心畫好
身邊每一個平凡的故事
從素材整理、手繪設計、畫沙、錄制,整個沙畫創作的過程,賀磊需要7至10天的時間。這近10天的時間里,看似賀磊只和沙子打交道,但其實沙畫帶給她的,早就超過了那方方正正的畫板。
“畢業之后,我就從學校進入到另一所學校當老師了,沒有深刻地觀察世界的經驗。沙畫適合講述故事的特質,讓我了解到了世界上不同的故事。”2019年,賀磊制作了以“懸崖村”為主題的沙畫,她說:“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樣一個村莊,還有這樣一群孩子為了上學,跋山涉水地要走那么遠、那么危險的路程。”2020年,賀磊在一所老年大學,給一群頭發花白的老人們講解、演示沙畫。“六七十歲的叔叔阿姨們,他們是很可愛的一群人。雖然只是畫簡單的山水和花卉,但是他們不懂就問、那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狀態,讓我思考,我們老了之后也應該是這樣。”
在接觸沙畫的這7年中,賀磊不僅以沙畫來講故事,更會選擇以沙畫來記錄身邊發生的大小事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賀磊自發地用沙畫記錄下了一線抗疫工作者的故事;賀磊弟弟的婚禮以及寶寶的生日宴,賀磊都會用沙畫參與其中。沙畫已經成為了賀磊參與這個世界、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
“表演的時候當然是緊張的。但是只要站上舞臺,音樂一響起來,所有人都安靜地看著我畫畫的時候,自信感就會油然而生。”賀磊已經接受過多次邀請進行沙畫表演,也借此機會看到了更多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事。
雖然沙畫現在仍舊是小眾藝術,但賀磊認為,沙畫的高觀賞性以及故事性一定會被大眾認可。對于她來說,目前的計劃是“用心畫好身邊每一個平凡的故事,沙畫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