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鄭州4月22日電 題:高金光:詩歌應以新鮮思想關照現實
記者 韓章云
又到世界讀書日,讀書再次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提起讀書,你有多久沒讀過一本詩集了?在追尋詩意的生活時,詩歌在你的生活中是否缺席?
世界讀書日前夕,中新網記者專訪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詩人高金光。他在詩壇耕耘三十余年,出版《生命之旅》《自由落體》《如果有愛》《人間呼吸》《淺草集》《卷首集》等多本詩集、文藝評論集,對詩歌有著獨到的見解。
曾經,詩歌是文藝青年的標配,而當下,網絡文學似乎更受年輕人青睞。那么,詩歌在當代年輕人的精神世界中是否還占有一席之地?
高金光認為,當下詩歌雖然不及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黃金時期,但仍在國內文學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詩歌有了更為廣闊的傳播渠道,因而詩歌的讀者甚多,寫詩的年輕人也佳作頻出。在他看來,小眾的詩歌在當下仍有頑強的生命力,滋養著一代國人的精神世界。

圖為詩人高金光。 韓章云 攝
近年來,隨著《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電視文藝節目的播出,詩歌再次獲得公眾的關注,朗讀詩歌、鑒賞詩歌、創作詩歌迎來高潮。
如今,時代需要什么樣的詩?詩歌肩負著何種使命?高金光有著自己的看法。
“詩歌應以新鮮思想關照現實。”高金光解釋說,詩歌要與時代同頻共振,與人們的情感息息相通,無論何種形式、風格的詩歌,都應該有新的思想灌注和表達。他進而指出,詩是離不開思的,好的詩一定是有思想的詩,當然這種思是包孕著形象和情感的思。詩人的職責,就是要通過觀察和思考,努力寫出屬于當下的作品來。
成長于南水北調渠首所在地的河南淅川,又作為南水北調移民與淅川漸行漸遠,高金光的詩作多關注故土、關注親情、關注時代發展。他筆下的泥土有溫度、記憶里的老屋有詩意。做一個什么樣的詩人,高金光有自己的楷模和追求。
“像杜甫那樣寫詩,要做杜甫一樣的詩人。”在群星璀璨的詩壇中,高金光最敬仰杜甫,2012年杜甫誕辰1300周年之際,他曾創作詩歌《像杜甫那樣寫詩——寫在杜甫誕辰一千三百周年之際》,表示要像杜甫那樣寫實、寫史、寫思。
高金光說,杜甫的作品之所以被課本編纂專家所推崇,之所以歷經千年仍放射著奪目的光彩,之所以為千千萬萬讀者所喜愛,除了藝術風格上的沉郁頓挫、藝術表達上的明白曉暢之外,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詩中始終灌注著愛國情愫、人民情懷、思想情感,就是他的詩能夠直達人們的心靈。
“換句話說,就是通人氣、接地氣、有生氣。杜甫被尊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之為‘詩史’,不是偶然的,經過了時間和歲月的淘洗,是歷史的肯定,當之無愧。”高金光說,杜甫是詩人中的詩人,是自己仰望的高峰,做杜甫這樣的詩人,一直是他的追求和理想。
高金光對杜甫的評價,與BBC拍攝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不謀而合。在該片中,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將杜甫與但丁、莎士比亞相提并論,杜甫的詩被翻譯成英文由英國演員伊恩·麥克萊恩朗誦。在外國人眼中,關心國家命運、憐憫蒼生的杜甫是中國最偉大詩人。
“我國是詩歌的國度,誕生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作品,而人類詩意的情感是相通的。”高金光認為,詩歌是一種世界語,當然我國的詩歌作品還需加強翻譯、積極走出國門,中外詩歌交流將有助于西方更多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