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試圖以20年來的散文創作實踐,繪制一幅類似于《清明上河圖》似的饒北河上游流域的“百年生活圖譜”,這是知名作家傅菲創作散文精選集《元燈長歌》的初衷。
《元燈長歌》全書共分四輯,第一輯“江河合水”,以百年大視角、江河長卷式,再現那些樸素到令人回望、素美到令人哀慟的壯闊生命;第二輯“大地芳春”,重新疏浚鄉村倫理、思想脈絡,再刻鄉村肌理,群雕生活場景,描繪未來藍圖;第三輯“萬物生動”,講述我們與萬物共生、彼此救贖,是生命的道德律和啟示錄;第四輯“舞詠而歸”,展現鄉村藝人與藝俱老,傳承鄉村文化,延續鄉村精神。全書全景呈現當下鄉村的生存狀態、精神風貌、文化傳承和時代變遷,被譽為是一部“致敬萬物有光的鄉村、卓絕生長的父老”的大地贊美詩和人民史詩。
該書是傅菲扎根贛東北二十年,用心血灌注寫出來的作品。在自己的出生地——上饒市北部小鎮鄭坊,一年之中他堅持約三分之一時間在村中生活,和村民一起散步、一起議事。在村中,他不是生活的觀察者,也不是田野考察者,而是以村民身份長居的生活者。二十年來,他走遍村中角角落落,調查野生動物生存狀態,訪問了以百計的手藝人、重癥患者、鰥夫、離異者、嗜賭者、嗜酒者、創業者、退伍軍人,收集散軼民間的地方典籍?!拔业耐緩绞巧钊氪鍛粽{查當下的生活形態,查尋百年來鄭坊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閱讀散佚民間的地方讀本。”
散文的“在場”就是寫作者在場。融入了大地上的人,融入了故土的山川草木,與腳下的土地,建立血肉關系,身上帶有他們的體溫、氣息、脾性。傅菲坦言,“這是我寫作以來,發生最重大的轉變——我由此從書房走向大地、走向人民,人民是我寫作的燈塔?!?/p>
魯迅文學獎得主李浩評價,傅菲從日常和平常入手,從生活的具體和層疊的煙火入手,建立起了可貴的詩性和讓人驚艷的陌生,在他的這些文字中我們原以為的熟悉和司空見慣都改變了樣貌,成為了流淌的、氤氳的詩。
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韓小蕙認為,傅菲少年成名,其散文具有現代青年所特有的先鋒意識,落實到感覺上,別開生面,奇峰突兀;由感覺而成文字,燦然新穎,紅花灼灼;隨著年齒增長,歲月歷練,其行文復添了厚重樸拙。(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