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占江 帥標 通訊員 蔣鵬
近年來,湖南婁底監獄堅持“改造人”教育理念,貫徹落省廳局決策部署,拓展罪犯教育改造載體,豐富教育內容。實現教育引導轉化一批、罪犯教員影響一批、親情幫教感化一批、行為養成矯正一批,形成“聚沙成塔”效應。
點亮罪犯改造信心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痹诎吮O區國學課堂上,罪犯教員劉某精神抖擻站在講臺上授課,現場還有學員舉手提問,師生間從經典理論到改造生活探討,課堂氣氛十分熱烈。
而在一年前,劉某還是一個抗拒改造,對未來充滿迷茫的“刺頭”。劉某,52歲,因販賣毒品罪被判死緩,妻子也在湖南省女子監獄服刑。罪重刑長、父母失望、兒子失依,像三座“大山”壓在身上,一度消極度日,屢屢違反監規,被監區列為“重點罪犯”。
但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劉某的轉變來得那么突然和不經意。
2021年6月,八監區二分監區副分監區長杜明調整為劉某的管教民警,在查閱罪犯檔案時,他發現劉某有教學經歷,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個計劃,能否讓劉某成為教員,讓他在曾經的職業中重拾改造信心?隨即,杜明向監區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監區領導的支持后,杜明同劉某開展了一次談心談話。
“回想自己的成長、工作經歷,曾經有過美好生活,因為自己的無知和沖動,親手葬送了一切?,F在監獄給我機會,讓我再次站上三尺講臺,我深感羞愧,我只有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回歸社會。”得知監區將聘請自己為教員的消息后,劉某紅潤著眼睛,動情的說道。
八監區教導員李偉志介紹說:“善于捕捉罪犯的閃光點,挖掘正能量特長,搭建展示平臺,運用“身邊人”教育,點亮罪犯改造信心,激發改造自覺性,這是我們拓寬教育改造的一項新舉措。”
此后,八監區“國學班”應運而生。劉某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不知疲倦地耕耘在國學研究釋義上,主動參與監區安排的各項任務,積極改造。而他通俗風趣的授課風格深受同犯喜愛,影響帶動了一批罪犯。
激活一方改造資源
塑造罪犯課堂教育品牌,“1+N”教育在監獄各監區多點開花。在國學班的基礎上,深入實施“身邊人”教育,大力挖掘罪犯教員,持續推進課堂教育建設,選定14名有專業特長、受過高等教育的罪犯擔任教員,陸續增設涵蓋書法、音樂、繪畫、威風鑼鼓班級,極大豐富了罪犯文體生活。教育課堂品牌進一步豐富。
“家人都拋棄了我,沒想到張指導員為我做了那么多事,修補了我和家人破碎的感情,真的非常感謝?!眲偪赐昙胰藖硇诺淖锓噶_某,來到民警值班室,對六監區一分監區分監區指導員張凱如是說。
罪犯羅某,50歲,因故意傷害判處無期徒刑,進監獄后,因對家人心懷愧疚,自覺對不起家人,對未來生活失去希望,違反監規、抗拒改造。張凱巧借監獄春節期間“一封家書”活動,向其家人講述羅某悔恨之意、對至親的思念。羅某的改變,讓其妻女深受感動,主動打破隔閡,給羅某寫信。之后,在羅某身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再抗拒改造。
這只是監獄親情教育的一角。據監獄教育科副科長謝松介紹,自2020年以來,監獄依托“困難罪犯家庭走訪、視頻會見、情暖高墻”等活動載體,持續擦亮親情教育品牌,累計開展一封家書活動6次,800余人次罪犯通過視頻會見實現與家人“云見面”,40余戶家庭困難罪犯子女受益,對罪犯教育改造產生了積極影響。
再譜行為養成新篇
良好的行為養成能加速罪犯新生的步伐,同時也是檢驗罪犯教育改造成果的重要指標。
自監獄開展“四個提升”回頭看活動以來,各監區結合實際,多舉措狠抓罪犯行為養成,增強罪犯身份意識,強化監規紀律,凈化改造環境。
一監區狠抓監區環境衛生建設,通過加強罪犯日?;顒庸芾恚φ伪O舍內務衛生,每天對監舍地面、床鋪、衣柜、物品擺放等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定期開展罪犯行為養成內務衛生考核,通過嚴格管理,規范每名罪犯行為習慣,立下規矩、改掉惡習,為改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五監區、六監區狠抓罪犯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強化罪犯“三大現場”管控,制作抽背臺賬,利用工間操時間,抽查抽背罪犯行為規范知識,對不合格的罪犯,采取夜間集訓。
二監區狠抓罪犯一日改造規范落實。按照監獄罪犯一日改造規范要求,進一步規范時段管理,對行為養成差、屢教不改、違反行為規范的罪犯予以教育引導、嚴格管理,切實做到罪犯的行為養成意識,真正做到入腦入心。
“完善教育改造方式,強化制度約束、行為養成塑體,在改造期間發現并調動罪犯向好需求,提高其主動接受教育改造的積極性,達到重塑新生的效果?!眾涞妆O獄分管改造的領導趙三江說道。
當前,婁底監獄正深入踐行教育改造新理念,聚焦“因人而異”教育坐標,以“進入全省監獄第一梯隊”為總體定位,以優質教育改造推動監管改造工作高質量發展,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