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民事強制執行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首次審議。從國家立法層面推進解決執行難,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及時維護權益,可以增強發展信心和法治獲得感,促進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維護法律權威。
制定民事強制執行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2016年至2019年,全國法院用3年時間集中開展“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聯合失信懲戒等多措并舉,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
以立法方式健全民事強制執行制度,有助于保護產權、維護交易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據統計,2019年以來,人民法院年均辦理1000多萬件執行案件,執行到位金額年均在1.85萬億元。大量市場要素和資金通過執行程序得以重組、釋放,激發和保持了市場活力,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一些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面臨經營壓力和生存困難,通過民事強制執行程序及時兌現勝訴權益的需求更加強烈,對人民法院執行措施的合法性、適當性、精準性也提出更高要求。
以實踐需求明確立法方向。通過完善民事強制執行法律制度,首先可以規范人民法院執行行為,兼顧效率和公平公正。一方面,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科技,加強法律執行力度;提高執行措施精準性,對限制消費、限制出境和拘傳等措施予以明確規范,確保法院判決的“白紙黑字”變為真金白銀。另一方面,要注重依法依規執行,將執行權關進制度鐵籠,杜絕消極執行、亂執行等執行不規范問題,踐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確保執行措施平等保護各方權益。例如,符合退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要依法及時解除限制、修復信用。其次既要充分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成果,也要強化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的配合協助義務,在全社會形成合力。解決執行難題不是法院“自家的事”,而是全社會“大家的事”。
通過制定民事強制執行法,進一步健全民事強制執行制度,就是要督促當事人自覺履行義務,彰顯誠信原則,有力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為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萬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