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徐福群)連日來,在地處鄂渝交界處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長坪村,活躍著一支由20名武漢大學學生組成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隊。
這支服務隊是恩施州稅務局駐長坪村“尖刀班”7月初通過本村一名在讀武漢大學碩士學位的馬毐琳聯系邀請而來,為的是讓他們為長坪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獻計出力。服務隊學員來自全國各地,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們心存憧景、懷揣夢想,用親身言行在長坪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七彩假期”。
干擅長之事
鄉村要振興,人才第一位。“來到長坪村之前,得知這里有一所初中學校,一直以來教學質量較高,我們想趁一、二年級學生未放暑假,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志愿服務項目和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落實在我們最擅長的支教活動中,以這種方式實現教學相長。”負責志愿服務活動具體事宜的蘇冰冰,對恩施州駐長坪村的隊員說。
明確服務隊的意圖后,駐村“尖刀班”緊接著與長坪民族中學負責人聯系,為服務隊學生落實支教內容,提供食宿場所。7月6日,20名武大學生住長坪中學,展開了他們為期兩周的“七彩假期”支教實踐活動。因此成為該校建校以來首次迎來的大學生義務支教活動。
在這里,支教隊員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理念,開設“走向詩與遠方”“烹飪課”“科普小實驗”“百變油畫棒”“攝影美學”等興趣課程。隊員們備課時,獨自反復演示,一次不行來第二次,有的甚至演示五次,讓每節課給中學生帶去生動有趣的學科特點,啟迪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同學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在上好室內課的同時,支教隊員不忘帶好室外課,在校園操場帶領同學玩游戲、教他們唱歌,一同參與有趣的文娛活動。“這些大哥大姐的支教課生動有趣,讓我們的校園生活更愉悅、更充實,也讓我個人充滿了學習的活力和激情,我發自內心地感謝他們!”中學生熊軒璐在談學習感受時如是說。
支教隊員在校園還給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實踐隊隊長褚佳欣與學生聊到“如果你要拍一部兩小時的電影,你最想拍什么”的話題。有學生想拍自己的家人、朋友,有學生想拍地球最初的樣子……“我想拍媽媽工作的場景,我爸爸喪失了勞動力,我媽媽一個人撫養我們,我很想念她”,一位學生邊說邊啜泣起來!

支教隊員和學生們一起玩游戲 通訊員供圖
干想干之事
近日,教育部發布的《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以勞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為育人方向。“我們來到農村這所‘大學校’,就是要到農戶的田間地頭,參加義務勞動,干從未干過而又特別想干的事兒,讓德智體美勞更加充實。”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告訴駐村工作人員。
服務隊員完成支教任務后,就迫不急待地向州稅務局駐村工作和村支兩委干部了解全村基本情況,哪家缺勞力就往哪家,哪家忙不開就去哪家幫。
年近八十歲的村民趙明銳家,地里的土豆成熟后,因家里無勞力無法從地里挖回家。7月16日,隊員們知情后,由一名村干部帶路,來到老趙家幫他收挖地里的土豆。隊員們邊學邊干,挖的挖,拾的拾,搶著干,半天時間,就把老趙地里的土豆全部裝袋搬回了家。
老趙拄著木棍看到這些年輕娃兒干得特別起勁,就教這些隊員唱起了“地是黃金板,人勤地不懶,翻土翻得深,黃土變成金,好樹結好桃,好種子結好苗”這樣的勞動號子歌,讓隊員們真切地感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
寨壩養牛場,規模屬利川市第二大養牛場,飼養有100多頭牛,因很難請到養牛工人,牛場卻只雇請到了一個工人,看牛主忙不過來。牛圈里,牛糞常年積累,有20公分高,這可使牛場主馬正文犯了難。
7月18日早上8點,隊員們來到養牛場當上了“鏟屎官”。穿著膠靴,佩戴鞋套,揮舞著鏟子和鋤頭,隊員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牛坑大‘糞’戰”。有人鏟糞,有人推車,隊員們干勁十足,短短三個小時,同學們就把三個十幾米長的牛欄打掃得干干凈凈。
起初,馬正文心里還犯嘀咕,這群大學生,能吃得了這個苦嗎?但很快,隊員們就用自己的行動轉變了他的看法。馬正文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不自覺地還給隊員們講述創業歷程,去年銷售肥牛收入近200萬元,讓隊員們體會到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真諦。

隊員們展開牛坑大“糞”戰 通訊員供圖
干有益之事
鄉村要振興,環境要變美。長坪村是利川市唯一一個全州鄉村振興重點示范村。早在2020年,恩施州稅務局駐村工作隊就著手長坪村村莊規劃設計與考察,打造以“原田、原鄉、原生活”為主題的美麗長坪。目前正值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完善前期基礎性工作需要。
馬毐琳了解村莊整體規劃后,倍受激勵。她把“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隊隊員動員起來,參與到有利于全村、有益于全民特色文旅小鎮的建設中來。
7月23日至月底,在村干部的引導下,隊員們走村串戶,宣傳全村房前屋后實行“三包”的通知,排查全村自建房安全隱患,登記房屋信息,登記空心房戶數,分類建立完整的基礎檔案。“在做了一些對長坪村發展有益的事情之后,我有這樣的感受:之前對于村干部的認識只是停留在新聞或電視劇中,這次參加志愿服務實踐活動,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村干部的無私奉獻精神!”隊員馬毐琳感逢人便說。
隊員趙靜分享假期服務感言:“我們去錄房屋信息的時候,有老年人告訴我,不太會用智能手機、家里房屋漏水這些問題都會找村干部解決。聽村干部們講,他們就像留守老人們的半個兒子、女兒,村里老人遇到問題,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村干部,然后才是自己的子女。”

同村民一起清理通組小路 通訊員供圖
7月底,武漢大學“七彩假期”服務隊其他隊員剛剛離開長坪,留在本村家里的馬毐琳又干上了另一件有益的事兒,她召集今年剛被錄取到武漢大學、湖北中醫大學的自家妹妹和鄰居妹妹在一起,召開“姐妹會議”,拿出她們積攢多年的“壓歲錢”2000元,請本地一些閑散勞力,一同清理長坪村寨壩片四組公路兩邊的雜草、碎石、淤泥近3000米。
如今,一條潔凈的村組公路展現在路人面前。“她們的歲數不大,但格局大,她們是真正最優秀的大學生,最了不起的大學生,她們的人生將會更加精彩!”68歲的村民李洪春發自內心的贊揚她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