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雷闖)到襄陽,必看古城墻。每天登上古城墻上的游客絡繹不絕,大家散步休憩,眺望漢江,感受“襄陽好風日”的魅力。
1月13日,襄陽市文物管理處透露,該市將加快修繕最后700多米有安全隱患的古城墻,力爭年內完工。
襄陽古城始建于漢朝,是荊州牧劉表的治所,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F存城墻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的格局,周長7331米,護城河最寬處達250米,是我國為數不多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城墻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列入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襄陽市文物管理處主任趙蔚霞介紹,由于年久失修等多種原因,古城墻有100多處存在鼓脹、垮塌等安全隱患。襄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先后出臺《襄陽古城保護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三年提升計劃》,爭取利用專項資金1億多元,修繕加固古城墻3000多米,古城歷史風貌逐步恢復。目前,僅剩城墻東段、西段共計700多米還未修繕,其修繕方案已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
為強化保護,當地文物部門還在古城墻上安裝數字自動化監測系統,布置25個監測點,墻體出現鼓脹、裂縫、歪閃、沉降等一旦超出臨界值,系統自動預警。目前,已累計處理6起預警事件。
此外,襄陽市政府還拆除周邊影響城墻安全和歷史風貌的建筑物,清理城墻上的雜樹雜草,優化城墻附近的綠化環境,清理疏浚護城河。古城墻“煥然一新”,極大厚植了襄陽千年名城的歷史文化魅力,成為襄陽古城景區的核心景點。
“襄陽市連續4年在臨漢門、大北門、震華門舉辦城門掛春聯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參與?!壁w蔚霞表示,古城墻作為物質文化遺產,與傳承千年的楹聯、書法、春節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合,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提振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心。
今年,襄陽市還將在城樓上和城墻內打造貞元博物館、登樓文學展示館、襄陽古城軍事文化展示館、單懋謙紀念館,進一步強化古城墻的歷史文化研究和價值闡釋,并免費對外開放。以古城軍事文化展示館為例,將用圖文形式展示襄陽有記載的200多次大型戰爭,讓游客進一步了解襄陽歷史,增加旅游內涵。
同時,該市還將積極推進襄陽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助力襄陽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