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冬莉
春江水暖鴨先知。
從兔年春節年夜飯堂食預訂重現“一廂難求”開始,消費火熱的故事就不斷上演:電影票要搶了、餐館要等位了、景區要排隊了……城市生活煙火氣逐漸升騰。
今年3月15日,是第41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維權年主題為“提振消費信心”。消費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之一,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11年保持在50%以上。但疫情以來,消費市場受到波動,消費信心受到一定影響。
消費信心如何提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我們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消費需求仍然存在。
提振消費信心,需要持續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創新消費模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讓消費者愿意消費。武漢等各地均在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并推出多項促消費舉措,包括發放消費券等。與此同時,不少品牌企業也在圍繞消費提質升級,推出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
提振消費信心,需要打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無后顧之憂、敢消費。今年各地消協組織聚焦消費者的急難愁盼問題,提升消費者投訴的便利度,加大消費者投訴問題的解決力度。同時,中消協針對直播帶貨、預付式消費、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和領域,開展理論與實務研究,揭露批評有損消費信心的行為,發表消協主張,提出立法、監管建議,推動相關制度不斷完善。
老百姓兜里有錢是消費底氣,放心舒心的消費環境是消費保障。只有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解除消費者后顧之憂,才能讓消費者愿消費、敢消費,“消費馬車”才能跑得更快更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