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張裕
通訊員 楊古君
“天下英才匯武昌,時代不已飾華章,武昌青年展宏圖,一心向黨再啟航……”伴隨著渾厚有力、蕩氣回腸的男聲合唱,《武昌青年》這首由武漢市武昌區青年教師們原創和原唱的歌曲,縈繞著武昌這座千年古城,也奏響新時代武昌的“青春之歌”。
為慶祝武昌建城1800年,由武昌區教育局總策劃、武昌區教育局體衛藝中心組織與指導的原創歌曲《武昌青年》,從作曲、編曲、錄音、排演到拍攝歌曲MV,歷時八個月,被打磨成一部精彩的視聽作品,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由一群90后青年教師用青春的聲音唱響武昌的美好未來。
歌曲的曲作者是來自武昌區南湖中學周鼎一老師,他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昌人。談到創作初衷,周鼎一表示,自己從小受武昌綠色教育的滋養,大學畢業后又很榮幸地成為了武昌的一名教師。對于這座生活了20余年的武昌城,他懷有深厚的感情,也有太多的心里話想對這座城市訴說。而作為一名音樂老師,音樂就是他表達對這座城市深深熱愛的最好方式。

周鼎一
歌曲的原始歌詞來自武漢市第十四中學的郭浩南老師。她說:“創作《武昌青年》這首歌的時候,腦海里浮現了一代代‘武昌青年’,他們是工人、農民、學生、教師……他們在不同時代,以星火燃起青春的輝煌,在這片土地上躬耕開墾,銳意創新。”

郭浩南
兩位老師介紹,在創作歌曲時,考慮到歌曲整體的工整性和演唱時的韻腳問題,最初將整首詞設計為二段。后來,在武昌區教育局體衛藝中心黨支部書記楊玲的建議和修改下,歌詞最終定為三段,歌曲表達的意境與層次更為豐富。
其中,第一部分歌曲節奏使用了許多附點音符,讓作品貼近剛勁豪邁的進行曲風格,表現了新時期武昌青年英姿颯爽、豪情萬丈的精神風貌。歌曲第二部分表達武昌教育以人為本、向學致遠的育人理念,作品節奏減緩,整體風格溫暖、柔和,又不失大氣。歌曲第三部分速度又回到原速,再現進行曲風格,表現不忘初心、力展宏圖的新時代武昌青年,為建設美麗家鄉,投入新發展的浪潮中。

歌曲演唱由8名武昌區中小學90后男音樂教師傾情演唱。演唱歌曲的老師們紛紛表示,為能參與歌曲原唱錄制與MV拍攝倍感自豪,他們也從歌曲中汲取到奮進的力量,爭做一名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好老師。
為配合歌曲MV拍攝,來自武漢市東湖中學和武漢市三十九中學的24名舞蹈藝術生也參與其中。談到舞蹈創編的靈感,武漢市東湖中學張田老師說,《武昌青年》這首歌展現了一種積極向上的青春活力。為此,她腦海里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國紅。女孩兒們身著紅裙,手持紅綢,扎著高高的馬尾辮,系上紅色的發帶隨風飄揚,在陽光的照射下,她們就是一個個明亮的發光體。在編舞的過程中,張田老師還特地設計了師生共舞的場景,展現武昌師生共同前進、共同成長的熱情與風采!
《武昌青年》歌曲MV在拍攝過程中,舞蹈學生們登上華中地區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主塔頂,揮灑青春與活力。大家表示:站在城市的最高點,更加真切地感受了城市的繁榮、國家的強大,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青年一代,要更加刻苦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發圖強!

武昌是“首善之區”,也享譽全國的教育大區、教育強區。近年來,武昌區教育局不斷拓展“五育融合”協同育人的路徑與方法,將思政教育融入武昌美育,號召廣大師生們用歌聲、舞蹈、畫筆,歌頌祖國、贊美家鄉,奏響武昌千年古城美麗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