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有殘疾人380多萬,占人口總數的6.45%。保障殘疾人平等權益、促進殘疾人融合發展,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和共同行動。
第三十三次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5月19日,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省殘聯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湖北法院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
武漢市民錢某在某小區購買一套商品房,購房合同明確約定:交房條件包括“滿足使用功能要求”;交房前物業費由某開發商承擔,交房后由錢某承擔。
錢某系殘疾人,需借助輪椅出行,但該商品房所在的樓棟單元門口僅設計四級臺階,輪椅無法通行。此后,開發商進行改造,但仍未解決問題。錢某以不符合購房合同中約定的“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為由,未收房并拒絕繳納物業費。某物業公司遂訴至法院,要求錢某支付物業費。
受理案件后,硚口區人民法院承辦法官到小區進行現場勘驗,發現單元大門雖經改造成為斜坡,但坡度較陡,仍無法滿足輪椅通行需求。該坡道周圍有足夠空間將其延長以符合相關標準,僅對大廳美觀有所影響。
據此,法院判決駁回物業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為保障錢某的出行需求,承辦法官還進行了判決后回訪,引導物業公司按規范要求整改,徹底解決涉訴殘疾人出行困難。
省法院民一庭庭長邵遠紅表示,殘疾人的權益更容易被忽視甚至被侵犯,需要司法給予特別保護,以滿足殘疾人越來越多元化的司法需求。
張某某、馮某均為聾啞人,兩人婚后經常發生矛盾。2022年10月,張某某向蘄春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因雙方均身處異地,蘄春法院采用互聯網遠程開庭。鑒于雙方均為聾啞人,法院安排手語老師全程翻譯,滿足殘疾人平等、便捷參與訴訟活動的需求。
在法院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在線達成調解協議,雙方同意離婚,并由張某某支付馮某一定經濟補償款。
鶴峰法院在審理視力殘疾人向某與夏某某離婚糾紛案過程中,主動開通助殘綠色通道,依法為向某減免訴訟費用,上門提供司法服務,并積極與當地婦聯、殘聯聯系,征求實質解紛意見。
為讓向某更直觀地“讀懂”判決書,承辦法官為向某量身定制法律文書,發出了鶴峰法院首份盲文版判決書。
邵遠紅告訴記者,湖北法院高度重視殘疾人訴訟權利保障工作,全環節設置便利措施,鼓勵殘疾人通過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目前,正在探索在殘聯設立“殘疾人訴訟服務聯絡站”,定期指派法官駐點提供法律咨詢、指導涉殘糾紛調解。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袁超一 通訊員 梁學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