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駐意大利特約記者 林晶晶】據報道,大批羅馬傘松正被入侵昆蟲松龜蚧所困擾,面臨枯萎滅亡的威脅。這種松樹是意大利城市羅馬的標志性植物,其學名是石松,因外觀獨特——樹干高直、樹冠似傘而被稱為傘松,也因為在羅馬地區廣泛種植而被稱為羅馬松。
傘松是《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在意大利生活最喜愛的一種樹木。閑暇時候,記者總會去羅馬的波格賽公園逛逛,因為這里傘松林遍布。青青傘蓋如同英勇無畏的羅馬軍團一般,在湛藍的天空中整齊列隊,灑脫不凡。這些豐茂的樹冠恰到好處地遮住地中海炙熱的陽光,為行人提供一片難得的綠蔭。
除了公園,羅馬的街道上、建筑物旁、社區小園里也都是傘松的身影,讓過往行人很難忽略。前往君士坦丁凱旋門與羅馬斗獸場的路上,傘松樹蔭一路護送;威尼斯廣場、帕拉提諾山等景點附近,傘松成片分布。
人們普遍認為這種形態奇特的樹由希臘人引入意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它和歐洲板栗樹、地中海柏樹等一同成為貴族名士鐘愛的景觀植物。意大利設計師里皮于1540年為紅衣主教蒙特普西阿諾建造了羅馬美帝奇莊園,在起伏變化的地勢上,里皮用挺拔的傘松搭配垂直整齊的柏樹,賦予空間更豐富的視覺享受,莊園內的布置被認為是質樸自然與人工審美的高度結合。
通常來說,傘松能存活50至150年,它們少病且長壽,因此在古羅馬時代,人們認為傘松松枝出現不健康或者枯萎的狀況是不祥的征兆,廣場上的傘松枝葉也因此被用來預測羅馬帝國的命運。不知道是否出于這樣的考量,墨索里尼曾下令在威尼斯廣場種下一棵傘松,然后在威尼斯廣場到羅馬近郊EUR地區的線路上再種植近2000棵傘松。如今,這些傘松成為了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傘松之于羅馬就如同梧桐之于法國,這種樹木不僅是羅馬的城市名片,也是羅馬人心目中的精神圖騰——如果說羅馬的斷壁殘垣是歷史滄桑變遷的見證,那么傘松在貧瘠土壤中也能茁壯生長的特性則是人們身處困境仍不屈向上的精神寫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