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后,要第一時間報警。但是,一男子被騙后卻打起歪主意,用被騙的方法騙他人來買單,最終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近日,這名男子被澗西警方抓獲,從被害人變成犯罪嫌疑人。
今年7月,洛陽市公安局澗西分局南昌路派出所接轄區群眾楊女士報警,稱其在網上申請貸款被騙。
原來,楊女士因為急需一筆資金,便在某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條申請網貸的求助帖。很快有人通過私信聯系了楊女士,聲稱可以幫忙辦理網貸。
信以為真的楊女士隨即添加了對方提供的QQ號,在對方的不斷誘導下,先后向對方指定的賬戶支付了手續費、借條費、還款能力保證金等8筆費用,共計9700余元。沒想到,錢交了,貸款沒收到,反而被對方拉黑,意識到被騙的楊女士趕緊報了警。
接到報警后,南昌路派出所迅速開展工作,根據受害人提供的信息,經過細致的研判分析,鎖定嫌疑人陳某飛,并對其進行上網追逃。
8月11日,民警發現陳某飛在欒川縣出現,立即組織警力趕赴欒川將其抓獲。經訊問,陳某飛對其實施詐騙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陳某飛供述,他因沾染賭博惡習導致手頭拮據,便想申請網貸來“翻本”,結果在“無抵押、利率低、快速到賬”的幌子下,他聯系對方申請貸款后,被對方以需繳納手續費、借條費、還款能力保證金等為由騙走了幾百元。
被騙后,陳某飛氣憤不已,不但沒有報警,反而在看到楊女士發布的帖子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套用騙子的話術實施了詐騙。目前,陳某飛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民警介紹,這是一起典型的網絡貸款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騙子通過網絡或短信、電話等散布辦理貸款、代辦信用卡等虛假信息,偽裝成正規金融機構,獲取受害人信任,并附帶“無抵押”“零門檻”“低利率”等誘導性話語,吸引受害人走入陷阱。被害人申請貸款后,發現無法提現時,騙子再以繳納保證金、賬戶解凍費、刷流水等多種理由,要求其在未放款前先行轉賬匯款,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切勿輕信各類陌生電話、短信、APP和社交網站上的各種貸款廣告,不要點擊不明鏈接或掃描陌生二維碼下載非官方發布的App,更不要輕易填寫銀行卡號、驗證碼、密碼等個人信息。任何在放款前就要求先行繳納費用的網貸行為都涉嫌詐騙,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證據,立即撥打110報警。
綜合:洛陽日報、澗西分局
來源:平安洛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