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 環球時報記者 陳仲 郭媛丹】民進黨主席、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賴清德“過境”竄美持續遭到兩岸痛批,其在島內的大本營也“后院起火”,所謂的“民主大聯盟”被嘲諷為“退選大聯盟”。
賴行前,巴拉圭獅子大開口
賴清德擔任蔡英文特使,赴南美洲“邦交國”巴拉圭參加新任總統就職典禮后,回程時“過境”美國舊金山。據臺灣“中央社”17日報道,當地時間16日,在舊金山機場附近的凱悅飯店外,上百僑民揮著五星紅旗,舉著“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等標語,高喊“臺獨死路一條”等口號,抗議賴清德“過境”舊金山。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發言人17日表示,賴清德打著“過境”的幌子竄美活動,是為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造勢,拉美國為“臺獨”言行站臺。他為謀求一己私利,不惜犧牲民族大義和民眾利益,不惜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是徹頭徹尾的“麻煩制造者”。17日中午,東部戰區發布一則戰訓MV《閱海峽》。“閱”被認為有閱示、檢閱之意,在此處更有俯瞰臺海的意味,表達出人民解放軍守衛國家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有臺灣問題專家表示,東部戰區專門推出這樣一部MV,時機十分敏感,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傳遞戰區對臺灣問題的高度關注,是對活動頻頻的“臺獨”分裂勢力的警告。
除“倚美謀獨”外,賴清德此行的另一重要目的是穩固臺在南美洲僅存的“邦交國”巴拉圭。《環球時報》記者16日在一份巴拉圭外交文件中得知,就在賴清德赴巴前,巴國海關部門向臺駐巴拉圭代表韓志正提出要求,希望臺當局捐贈移動高能X光掃描儀,每臺單價高達300萬美元。文件稱,韓志正回復表示,由于這筆援助不在雙方此前簽署的1.5億美元援助框架協議內,因此暫無相關預算,但他同意就援助問題保持溝通。
據媒體此前報道,2018年8月,民進黨當局與巴拉圭政府簽署了一份為期5年、總額1.5億美元的援助協議,援助內容涉及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等多方面。當時島內就有人批評稱,“民進黨當局維護‘邦交國’的手段就只剩下‘撒錢’了。”
“退選大聯盟”
就在賴清德為選舉忙著補修“外交學分”之時,民進黨內部卻面臨“后院失火”的窘境。臺灣聯合新聞網稱,賴清德此次提名“立委”端出所謂“民主大聯盟”陣線,不過迄今已有6人退選,且多半是出于爭議事件,不僅遭對手陣營嘲諷是“退選大聯盟”,連民進黨內部都對賴清德的提名人選及戰術提出質疑,擔心距離民進黨喊出的“國會席次過半”口號目標似乎越來越遠。
國民黨副發言人呂謦煒表示,賴清德的競選總干事潘孟安被大學認定違反學術倫理;賴提名的多名“立委”候選人,有的涉嫌偷拍女性、性騷擾吃案(壓下不處理),有的觸犯“貪污治罪條例”,“民主大聯盟不僅是出包大聯盟,更是退選大聯盟,賴清德的學術倫理條款、排黑條款根本就是個笑話”。臺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撰文稱,民進黨當權者過去的劣跡被“民主進步”之名所掩蓋,這次選舉賴清德宣告組成“民主大聯盟”后,或因黨內互打,或因在野黨舉報,把“民主進步”這塊遮羞布徹底掀開了。
“為了選舉騙騙騙”
針對賴清德的“臺獨”論調,島內外持續痛批。日前賴清德在接受美國彭博社采訪時,面對“務實的臺獨工作者”的標簽,他首度以“沒有獨立路徑”回應。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17日舉行“臺獨金孫為了選舉還在騙?”記者會。臺北市議員李彥秀拿出賴當年高舉“臺獨萬歲”的照片稱,賴一路以來的言論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為了選舉“就是騙騙騙”,這樣的候選人當選后,臺海會和平?臺北市議員張斯綱稱,賴在紐約待了一個晚上,500多名美國參眾議員、紐約州州長或市長都沒有打過電話,“可見美國希望賴‘過境’靜悄悄,擔憂他變成下一個陳水扁。”
由國臺辦海研中心主辦的2023年兩岸關系研討會17日在成都登場。國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在致辭時表示,“何黨何派在臺灣掌權都無法改變祖國統一歷史大勢”,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和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才能行穩致遠,臺海和平穩定才能夠得到根本保障。
臺灣政治大學“國發所”博士朱駿17日撰文稱,稍有國際常識的人都知道,臺灣是地理名詞,不是國家名稱,也不是國家主體。賴還稱“國際紅線就是臺灣紅線,也是我的紅線”,他根本沒有搞清楚國際紅線的內涵,缺乏擔任領導人的素質。如果他是故意扭曲事實欺騙臺灣民眾,日后若當選,必然妄意躁動,威脅和平,破壞“國際紅線”,對臺灣傷害最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