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赴東南亞特派記者 郝爽言 李炫旻 胡雨薇】在走訪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一帶一路”項目過程中,不少穿梭在鐵路建設現場的年輕身影吸引了《環球時報》記者的目光。這些人中既有在他鄉揮灑汗水的中國青年,也有為項目宣傳走訪村落的泰國青年,還有學以致用建設家鄉,期盼高鐵早日貫通的印尼青年。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說著不同的語言,卻都在以青春擁抱東南亞互聯互通的高鐵夢想。
記者來到中國交建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馬東鐵路)項目第六分部的營地,在這里,哪些是經常跑現場的工程師,從膚色上便一眼可辨。
“這段時間大家見面就說我黑了。因為平時每天在現場風吹日曬的。”25歲的馬東鐵六分部三工點現場工程師葉嘉成是5個月前來到項目上的。作為馬東鐵青年突擊隊的一員,葉嘉成告訴記者,施工中遇到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雨季對工期的影響。“我們為盡量避免對工期造成延遲,相應地制定了涵洞和橋梁的考核計劃,激勵員工主觀能動性,盡量趕上工期的要求。”
來到項目已有5年的王浩博是馬東鐵六分部青年突擊隊隊長,他用“踏實、擔當、高效”這3個詞形容青年突擊隊。目前,六分部青年突擊隊成員大約有十三四人,現場最困難的一些問題往往都是要靠他們來解決。他舉例說,在該分部負責的C段長達32公里的線下土建過程中,有現澆涵洞70多個,預制安裝涵洞30多個,總共加起來將近110個涵洞,在工作量巨大、工期非常短的情況下,要由突擊隊來實現這個目標。
泰籍員工搭起溝通橋梁
“你好,有人在嗎?”頂著驕陽炙烤,中泰項目泰籍外聯協調員美蓮等一行人來到中泰高鐵4-3標段沿線的村落,挨家挨戶進行鐵路宣講。待有人來開門,他們便會遞上宣傳冊與居民交流一番。現年25歲的她告訴記者,中泰高鐵在泰國人眼里是一個新穎的事物,項目什么時候能修建好,能在哪里上下車等等,都是周邊居民常常會問到的問題。“大家都希望項目修建好后,給沿線帶來更好的發展,為日常出行帶來更方便快捷的體驗。”美蓮說。
在走訪中,一位女士正在隔著自家院墻與工作人員交流。現場翻譯告訴記者,工作人員正在向她解釋,未來可能會有建設鐵路項目的大型機械來此施工,會產生一些噪音,為此希望取得她的理解。
這樣的宣講團每天都會走訪項目附近的村子里,有時是拜訪村民收集對鐵路項目的意見反饋,有時是發放聯系方式開拓溝通渠道。這些舉措都旨在及時發現、解決項目中的產生的問題,盡可能贏得當地人的支持與理解。
記者隨美蓮回家的途中,時常能看到坐落在路邊的寺廟。據美蓮介紹,她家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寺廟,許多人會前來拜佛,沿路還有產品遠銷國外的哈密瓜園和一些小有名氣的咖啡店。美蓮期望中泰高鐵開通后能帶更多游客來參觀游覽,為家鄉周邊的產業創收。
“加入項目,建設家鄉”
雅萬高鐵即將迎來軟啟動試運行。對印尼青年姚建力來說,在雅萬高鐵項目工作,不僅是一個讓他學以致用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是便利周圍人出行的方式。
姚建力此前在南京學習機電一體化,2018年畢業回國后,他曾在一處鎳礦上班。“我2019年3月來到這里,此前有朋友在這邊工作,就介紹我過來。”姚建力目前在中國電建水電八局雅萬高鐵項目部擔任物資管理部主管,他對記者表示,雅萬高鐵是印尼國家戰略項目,朋友和家人對他的工作都非常支持。
姚建力告訴記者,有不少家住萬隆、平時在雅加達上班的朋友通常一星期才回一次家。雅萬高鐵開通后,兩地車程將從3個多小時減至40分鐘。姚建力說,身邊人都對高鐵十分好奇,“他們還沒有坐過能跑得那么快的火車,非常期待能夠第一時間買到雅萬高鐵的票”。
為家鄉的高鐵建設發光發熱,讓姚建力感到非常自豪。相比于身邊的人,擁有專業知識背景,并“見過世面”的姚建力還有更大的“高鐵夢”。“我的老家在靠近東爪哇省的一個小城市,所以我希望高鐵線能夠繼續修得更遠,修到泗水去。”他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