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時報記者 郭煒桐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崔韋】印度曝光一起最大的少數族裔獎學金造假事件。《印度快報》20日報道稱,該國少數民族事務部的最新調查發現,印度國家獎學金門戶網站(NSP)上至少有830所是虛構或非運營院校,分布在印度各邦的100個地區,在過去5年中獲得總計14.4億盧比(約合1.3億元人民幣)獎學金。目前,印度少數民族事務部已下令凍結相關院校的獎學金賬戶,并將此事移交印度中央調查局調查。
報道稱,印度國家應用經濟研究理事會(NCAER)于2022年8月委托少數民族事務部對該國少數族裔獎學金項目展開長達一年的調查,后者于近日發布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超過1萬份獎學金的發放對象不符合發放條件。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政府認為,存在獎學金造假的院校數量可能遠不止830所。據稱,印度NSP網站上約有1.8萬所少數族裔院校,這次調查的對象只涵蓋1572所。
從地區看,印度中部的切蒂斯格爾邦有62所虛構或非運營院校,西部的拉賈斯坦邦則高達99所。東北部的阿薩姆邦、西南部的卡納塔克邦、北部的北阿肯德邦和北方邦,以及中央邦的大量院校也被發現是虛構或非運營的。調查發現,部分院校只有女生,獎學金申請者卻是男生;一些院校只設立了高年級部,但申請獎學金的卻是低年級部。更有甚者,在2019學年的獎學金申請者中,2239人的電話號碼是一樣的。
據報道,印度少數族裔獎學金項目2016年實現數字化管理,相關申請院校須在NSP網站上注冊。過去5年里,印度少數民族事務部每年在少數族裔獎學金計劃上的花費為200億盧比。2008學年至2022學年該部總計投放了2200億盧比獎學金。
印度少數民族事務部部長斯姆麗蒂·伊拉尼表示,少數民族事務部已經開始對相關院校和受益人進行復核。監督和評估獎學金計劃的工作則交由NCAER負責。《今日印度》網站稱,很多負責審查獎學金項目的官員并沒有認真核實發放對象的身份,導致真正的申請者或貧困生被剝奪申請資格。報道稱,印度少數族裔獎學金在發放過程中充斥著涉及院校、地方政府和銀行在內的腐敗問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