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濃濃的鄉音,悠悠的情思,當方言與音樂融合,穿越時空和地域,帶來不一樣的視聽體驗,承載著濃濃的文化情懷,也為方言的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的發展振興拓展了新的機遇與可能。
方言音樂,唱出“鄉音”里的文化魅力。方言承載著地域文化,是地域的共同記憶和情感紐帶,給人們帶來久違的親切與感動。包容豐富的網絡世界,則給了方言音樂更多展現的舞臺與空間。前段時間,在快手首檔大型方言音樂競演活動“我的家鄉很好聽·快手方言麥霸大賽”期間,我們就聆聽到各地方言音樂達人,用鄉音為家鄉上分,讓人在短視頻、直播間里,感受著天南海北的風土民情,體味著恣意鮮活的情感共鳴。“這次比賽對我而言,是一場與家鄉重溫的過程。”有參加者表示。蘇州評彈、成都話說唱、彝語民歌、陜北民歌……當方言插上音樂的翅膀,調動起人們熟悉的網絡形式,便不再只是非遺文化形式中的一個個“符號”,而成為了人們可感知、可共情、可傳播的藝術作品,“鄉音”旋律縈繞耳旁,方言文化在新的審美視域下獲得了傳播新動能。
方言音樂,呵護保護方言的“年輕”力量。伴隨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流動的日益頻繁,對方言進行保護與傳承,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常言道“十里不同音”,各地區方言分布廣、地域差別大,這些都為方言保護帶來了難度。就在本月16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時指出,“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建設以來,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覆蓋國內120余種語言和方言。這些標志性的成果,也給了社會公眾啟示:保護方言期待更多的創新方式和行動。而方言音樂,就開辟了很好的一種路徑。年輕人喜歡音樂的表達,將方言與音樂結合到一起,更為生動也更為“有趣”。在這場方言麥霸大賽中,以方言音樂為主題的話題挑戰賽、“方言開麥PK賽”等,就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關于方言的全民互動,讓人們對年輕的力量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期待。
方言音樂,推動鄉村建設的嶄新“名片”。方言音樂就像一部地方志,它記錄了當地人的生活、文化與思考。這些年,越來越多音樂人開始選擇方言音樂,也吸引了一大批新生代樂迷。每一首方言音樂的創作過程,都是鄉村文化挖掘的過程,也是促進鄉村建設的一種努力。在互聯網短視頻蓬勃發展的背后,是我國豐富鄉土文化內涵的映射,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利用短視頻平臺記錄生活,表達自我,不斷創新植根于鄉村的傳統文化傳播路徑,不斷打破鄉村文化載體的時間空間限制,不斷為推動鄉村建設賦能。你可以在頭腦當中想象一種畫面:當一句句鄉音土語在直播間中被唱響,人們用方言交流、用方言歌唱、用方言傳情,這樣樸素純粹的方式,更容易喚起人們對鄉村的向往,當更多的人被“鄉”味所感染,打造鄉村文化“名片”、拓寬鄉村產業經濟等鄉村振興工作,其實便也有了更多的抓手與可能。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方言,是一個人心中永遠的“故鄉”和溫暖的“牽掛”。用“網生代”熟悉的音樂形式傳遞方言文化、講述方言故事,是對傳統文化、方言保護的形式探索,是順應時代召喚、融合技術情感的文藝創新。8月21日晚7點半,這場方言麥霸大賽在北京圓明園迎來收官之作——方言麥霸音樂會。天為幕布,地為舞臺,在這場精彩而浪漫的音樂會上,音樂達人們帶來全新演繹的方言音樂作品,共聊家鄉方言,共唱家鄉好歌,共享家鄉力量。在線上直播的加持下,更多網友參與其中,讓正能量有了大流量,讓大流量澎湃正能量。(特約評論員:章建威)
來源:光明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