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杭州8月22日電(記者段菁菁、鄭夢雨)800多年前,南宋繪畫大師馬遠從水紋入手,狀寫江河湖海的靜謐、歡騰、跳躍、迂回,繪就了中國繪畫史上極為罕見的專門以水為主題的作品《水圖》。
800多年后,這些帶著各色“神態”的水成為杭州第19屆亞運會金、銀、銅成套獎牌“湖山”的主角。
作為大型體育賽事的重要視覺形象之一,獎牌是展示主辦國、主辦城市文化特色和辦賽理念的重要載體。2021年7月,杭州亞組委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獎牌設計方案,經過多輪設計競爭、評選,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章俊杰和他的團隊脫穎而出。
“這個項目具有歷史意義。”章俊杰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創作團隊希望找到一個最能代表杭州文化淵源,同時體現大國氣度的核心意象。
“水”是章俊杰始終堅持使用的一個意象,“因為它所代表的江南風情最能反映杭州這片水土的人文氣質”。章俊杰最終在馬遠的《水圖》中尋得共鳴,決定將“水光瀲滟”的西湖水“裝”進獎牌。
此后經過一遍遍打磨,他和團隊在保留水元素的基礎上又加入了“山”,寓意運動員努力進取、勇攀高峰。在定稿中,19組靈動曲線構成的山水形態代表第19屆亞運會,湖水漣漪、山巒起伏,美不勝收。
“山水”入稿后,設計團隊開始思考承載這一片山水的“容器”是什么?他們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代表良渚文明的玉琮上。
“玉琮方中帶圓,暗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琢刻于四周的神人獸面輪廓,是其個性的獨有范式。”章俊杰和團隊多次到訪浙江省博物館、良渚博物院后,山水之“容器”初現雛形。
“‘湖山’最終以玉琮為表征,將方形玉琮和圓形獎牌融為一體,代表著圓方相融、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亞運精神。”章俊杰說,在此基礎上,它打破了運動會會徽放在獎牌中心的常規版式,將標識置于開闊的畫卷之上,體現開放包容。
“湖山”中不僅有西湖和良渚,還“藏著”杭州另一個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
章俊杰介紹,獎牌綬帶上三個孔的橋型束扣,原型就源于大運河南端的拱宸橋。束扣通過磨砂金屬和鏡面金屬兩種不同工藝制成,光線下被分成明暗不同的上下兩半,就像拱宸橋和它的倒影。
“束扣不僅是裝飾,當它扣在綬帶不同位置上時,會對綬帶形成約束作用,不僅可以調節佩戴之后的懸掛長度,還能讓綬帶在運動員胸前盡量保持平整,起到美觀整潔的作用。”章俊杰說。
他還補充道,綬帶使用真絲面料,并采用一體壓鑄成型,生產過程中沒有多余的切割,既美觀又環保。“在制造廠商全新研發的數字化綠色印染核心技術的支撐下,制作過程近乎零碳、零污水排放,全面展現了本屆杭州亞運會‘綠色’的辦賽理念。”
今年3月,杭州第19屆亞運會獎牌封樣暨生產啟動儀式舉行,這既是亞運獎牌制作工作的關鍵一步,也是章俊杰設計團隊成果最終落地的時刻。
如今,在章俊杰工作室里,不同版本的獎牌設計樣品和滿墻的設計修改稿,記錄見證著100多個不眠之夜和20多輪設計方案的辛勞。
回顧近兩年的設計歷程,章俊杰說,創意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去尋找答案的過程。“我們將捕捉到的靈感和創意不斷取舍和深化,經歷草圖、草模、仿真模型、實樣,最終得以呈現在公眾面前。這一過程,彌足珍貴。”
“當‘湖山’掛在每位獲獎者胸前時,既代表著運動員所獲的榮譽,也是對我和整個設計團隊的認可。”章俊杰對杭州亞運時刻的到來充滿期待。
來源:新華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