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客戶端廣州8月23日電(記者王瑞平)“七夕節”也被稱為“中國情人節”,新人們喜結連理,多地迎來婚姻登記小高峰。廣東省民政廳發布數據,七夕節當天全省共結婚登記7849對,“跨省通辦”結婚登記1608對。
廣東是人口大省,也是流動人口大省。近年來,廣東省民政廳積極探索實踐,推動先行先試,多措并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婚姻登記服務的需求。
為愛加速:婚姻登記跨區域辦理
2021年,民政部將廣東列為內地居民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地區。廣東省民政廳也將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列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重要實踐活動來抓。2021年6月1日起,廣東省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內地居民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年辦理量近8萬對,居全國“跨省通辦”試點省份辦理量首位。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讓群眾不再“為愛奔波”、讓婚姻登記“少跑路”。
此外,廣東省民政廳不斷升級改造省婚姻信息管理系統,開發圖像采集、人臉識別、指紋比對、身份識別等功能,優化網上預約系統,增加短信提醒,將廣東省婚姻管理信息系統與省公安廳、省法院等部門信息系統互通互聯并實現數據查詢、核驗。全省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全面配備了“一體機”,服務量大的婚姻登記機關還配備了自助服務終端,加快了婚姻管理信息化、智能化進程。
為愛添彩:打造“最美”婚姻登記處
婚姻登記機關是婚姻工作的主陣地。2018年起,廣東省民政廳加強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統一形象標識,并將打造“最美婚姻登記處”作為做好婚姻管理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全省80%以上的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異地新建或原址重建升級,增加面積2.5萬平方米。各地大膽探索,將婚姻登記機關建設與經濟發展、旅游度假相融合,打造城市坐標和“網紅打卡點”。廣州市越秀區探索將婚姻登記機關搬進公園,白云區率先將婚姻登記機關搬進商場。深圳市福田區婚姻登記處成為該區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此外,還設立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婚姻登記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為愛賦能:推進婚姻管理智能化
2017年,廣東率先啟用結婚證電子證照和離婚證電子證照。截至目前,已成功推送2893萬條電子證照數據。2020年1月,開通“粵省事”民政服務專區。上線以來,使用“粵省事”進行婚姻登記預約超過200萬宗。2020年5月1日,率先創新啟用婚姻登記證二維碼和掃碼識別服務功能,拓展婚姻登記信息跨部門查詢渠道,有效解決群眾“證明難、核實難”等問題。全省婚姻登記機關全部配齊了具有身份證讀卡、人臉指紋采集比對、電子檔案拍攝等一體化設備,部分婚姻登記機關配備了智能化自助服務終端。婚姻管理實現信息化、智能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眾辦事,又提高了婚姻登記的準確性、合法性,有效防止了“重婚”“騙婚”等問題。
為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
2021年,廣州市被確定為第一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廣東將東莞市、珠海市香洲區、汕頭市澄海區、云浮市云城區確定為第一批全省婚俗改革實驗區。2022年,廣東又將深圳、珠海、江門等市的部分區縣確定為第二批全省婚俗改革實驗區。各實驗區緊密結合各地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展示平臺。
此外,廣東省在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設立了婚姻家庭輔導室,通過“法律+婚姻家庭”“社工+婚姻家庭”等服務模式,為當事人提供婚前輔導、離婚勸導、矛盾調解等專業婚姻家庭輔導。在婚姻登記機關成立“家庭驛站”,開通婚姻家庭“服務熱線”,開展新婚輔導和離婚冷靜期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同時,各婚姻登記機關還積極創新結婚頒證服務,建立地方領導、“兩代表一委員”、社會名人頒證制度,創設室內室外頒證場所,開展常態化頒證、特邀頒證、集體頒證等服務。
來源:新華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