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小就愛聽海浪聲、聞那股海味兒。大學也讀的海水養殖專業。這些年,我一直在水產行業里,對全國主要水產養殖區、養殖品種、技術模式有比較深入的了解。2016年,我的對蝦工廠順利在江蘇贛榆藍灣現代漁業示范園安了家。
逐海而生,不能滿足于靠海吃海。水產技術不斷升級,帶動漁業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別看我們的養殖車間面積不算大,每年能養3至4茬對蝦,畝均產量超過2萬斤,靠的正是現代化的設施、標準可控的工廠化模式。為了實現綠色生態養殖,廠區配套建設了室外水處理池及海水外塘,投放牡蠣等貝類和濾食性魚類來凈化過濾,實現水循環潔凈排放。周邊養殖戶來廠里參觀,看到一個個先進的監控設備,都感慨“真帶勁”。
這些年,適應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我和同行們在生態養殖上不斷下功夫。利用專業知識,我在仔蝦標粗、水質調控、弧菌防治、對蝦腸道和肝胰腺調理方面做了比較完善的技術總結,養出來的對蝦納入了江蘇省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成為“有身份證號”的對蝦。
跟過去傳統養殖相比,設施漁業逐漸向技術密集型行業靠攏。養殖勞動強度下降了,但對人才、科技的要求更高了。作為一家水產科技企業,我們瞄準“育繁推一體化”的方向深耕,跟中國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推合作關系,不斷提升水產品的附加值。今年6月,我們參與創建的“江蘇贛榆貝蝦科技小院”正式揭牌成立,期待更多年輕人加入現代水產行業,當好新一代科技“漁民”,讓設施漁業更有科技范兒。
(記者 郁靜嫻采訪整理)
來源:人民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