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成波 胡義翔)“科技感滿滿,各種智能辦證設備一應俱全,工作人員超級熱情,大家都跟著我的鏡頭看過來,這里是國優窗口,也是網紅辦證點呢!”10月31日,資深旅游達人張先生站在武漢出入境辦證大廳落地窗邊,向廣大網友推介這個“網紅景點”。
據悉,近年來,武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積極踐行“出入有境 服務無境”品牌理念,聚焦群眾所盼、企業所需,進一步優化服務、精簡環節,探索創新出臺多項高效、精準、便捷的措施,讓群眾和企業切身感受到改革的實惠。
服務“不打烊” 辦事更省時
“武漢出入境速度體現了武漢精神!”今年國慶節期間,市民單先生臨時到阿聯酋參加一場國際商務投資峰會,出發前發現護照有效期不足6個月,無法登機。他憂心忡忡趕到出入境大廳求助,民警樊昕核實事由后,迅速啟動“節日綠色通道”,為其及時換發了新護照,單先生如期出國參會。事后,單先生在城市留言板由衷地發出稱贊。
今年以來,出入境管理局通過現場求助、咨詢熱線、微博留言、上門走訪等形式收集群眾辦證需求910余件,為群眾開辟綠色通道辦理1720人次,獲感謝信119封。

“夜間政務窗口是敢為人先的創新服務,不耽誤申請人上班上學,還避開酷暑高溫,真是群眾需要的及時雨!”今年7月份,市民劉女士通過撥打24小時咨詢電話,得知出入境管理局在暑期來臨前,專門為學生開設了3場夜間辦證專場活動,于是,吃過晚飯后,她不慌不忙地帶著兩個孩子來到辦證大廳快速辦理了護照。
“日常工作中,我們注重通過官方微博、公眾號和城市留言板等渠道,最大限度收集群眾的困難和訴求,進行梳理匯總,有針對性地改進服務舉措。”出入境管理局一大隊負責人介紹,除了開辦夜間專場外,還推出“預約辦+現場辦”雙軌服務,縮短異地辦證時限;為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及有緊急需求的申請人開辟“綠色通道”,提供“貼身辦”和“管家幫”;依托國家移民管理局咨詢電話“12367”,提供24小時辦證咨詢服務等。
改革“一站式” 工作更高效
“這里的窗口辦事非常高效,把不同部門的審核工作合并在了一起,就像人工智能窗口!”9月底,剛受聘武漢一家人工智能企業的意大利籍專家迪亞可在辦完業務后,連連豎起大拇指。
據出入境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為助力各大高新技術企業招才引智,讓外籍高層次人才來漢創新創業來得了、留得住,他們打造了外籍人才在漢長期居留、永久居留、人才簽證、創新創業的政策高地,構建了并聯受理、窗口前移、移民融入的服務體系。

同時,在武漢市市民之家實現了招才、公安、外專、商務、出入境檢驗檢疫5個部門的外國人證件業務“五窗合一”,各部門實現派駐服務、派員聯辦、授權聯辦,從集合辦理逐漸過渡到集成辦理,外籍人員辦理證件業務由跑五次變為跑一次。
丹妮婼和德契奇是一對來自塞爾維亞的年輕夫妻,供職于武漢市一家舞蹈機構,在漢居住近5年。今年10月份,他們的孩子出生,為了給孩子辦理出生公證及領事認證,他們多方打聽,來到了武漢市移民事務服務中心,民警熱情地接待了他。在等待的過程,得知中心還可以提供境外駕照換領業務,德契奇便將自己的駕照換領成了中國駕照。
據了解,2022年,出入境管理局牽頭打造了武漢市移民事務服務中心,以涉外政務服務、政策宣傳、文化傳播、生活融入為重點,可“一站式”辦理十余項外國人在華業務,提供公安、醫保、教育、稅務等涉外政策咨詢,并開設電話熱線、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服務,成為在漢外國人的“武漢百事通”。
管理“接地氣” 生活更安心
“警官,你好,我來登記。”今年7月25日,也門小伙賽福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來到洪山區武珞社區警務室,按要求登記相關信息。
“我在中國求學、居住、開公司,覺得一切都很順利。”據賽福介紹,去年他從武漢大學博士畢業后,今年在中國注冊了一家對外貿易公司,辦公地點就在洪山未來城,專門從國內采購商品銷往中東地區,目前雖然只招聘了一名中國員工,但他預計,今年的銷售額會過百萬。賽福覺得,生意要做大,首先要適應地方的管理,今天來到警務室就是為了登記公司和個人信息。

“涉外警務室成立后,公安與周邊高校聯合,由學校推薦,選拔掌握多國語言的外國人志愿者,和社區民警一道開展社區巡邏防控,上門對外籍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協助民警參與調解一些外籍人員糾紛等。”洪山區公安分局武珞社區警務室民警張永紅說。
近年來,出入境管理局按照“同一管理 同一服務”理念,將外籍人員納入實有人口管理,推動全市建立了30個涉外警務室,主要集中在外國人較聚集區域,功能為宣傳涉外法律法規,開展涉外糾紛調解,辦理外籍人員住宿登記等。此外,民警通過警務室這個開放平臺,利用周末舉辦公共衛生、法律知識、中文輔導講座,宣傳中國文化、法律規定,引導在漢外國人快速融入社區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