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董興龍 孫遜)“重新被家人接受,我再也不想讓他們失望了。”“有了穩定工作,我想自食其力,遠離毒品。”12月13日,在武昌區徐家棚街戒毒康復中心,兩名戒毒人員接受回訪詢問時吐露心聲。今年以來,按照武昌區禁毒辦統一部署,徐家棚街黨工委落實落細“5+N”包保、“平安關愛”具體措施,助力戒毒人員重新回歸社會,重拾生活信心。
曾經一提起母親王女士(化姓),張先生(化姓)氣就不打一處來。原來長期吸毒、多次被強制戒毒的母親不僅害了她自己,也讓張先生成長深受影響。現在,盡管張先生已成家立業,但一提起母親,仍很排斥。

母子關系也是王女士的心結,負責“5+N”包保的社區民警、禁毒社工經常上門噓寒問暖,并叮囑她:“只要堅持再不沾毒品,我們幫你‘回家’!”
那以后,王女士非常配合定時檢查和臨時抽查,每次都是陰性,民警和社工多次登門拜訪張先生,及時通報好消息。
了解到王女士借住在親戚家,禁毒社工主動幫她聯系租房。聽說王女士就醫有困難,社區干部又為她四處奔走。
看到各方都努力施以援手,王女士也決心徹底遠離毒品,張先生心頭的冰終于融開了,重新接納了改過的母親,并主動陪母親到社區戒毒康復中心接受治療。
“沒想到今生我還會享受天倫之樂,感覺每天都那么充實、美好。”王女士不僅再不沾毒,還主動幫兒子承擔家務。
轄區里還有一個戒毒青年李某(化姓),其父母早年離異,李某跟隨父親生活。因為沾染毒品,父親氣惱地與之斷絕往來,沒有經濟收入的李某,一接到民警的電話就滿腹怨氣。

街道依托 “5+N”包保小組,與李某簽訂社區戒毒協議,“一對一”幫扶。工作人員一方面對其開展心理輔導,千方百計調解緩和父子矛盾,另一方面為其報名參加職業技能免費培訓,提升就業技能。
最終,李某成功應聘到一家大型商超,父親見他遠離毒品,走上正道,也摒棄了前嫌。
近年來,徐家棚街道建立以街道分管領導任組長、派出所分管副所長任副組長,社區工作人員、社區民警、禁毒社工參與工作的“5+N”幫扶體系。派出所通過調查走訪、信息查詢、大數據碰撞、外地協辦、發動親屬等多種方法,確保“找到人、見上面”,“一人一檔”有針對性地幫助戒毒人員樹立信心,化解矛盾糾紛,尋找就業渠道,穩定戒毒成果,一批戒毒人員重回正常生活軌道。
徐家棚街道下轄16個社區,交通便利,商圈密集,流動人口多。為凈化社會環境,今年以來,武昌公安會同多個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對賓館酒店、物流寄遞等高風險行業強化管理;以街道、社區為主陣地,全方位宣傳開展禁毒宣傳,在商業樓棟、企業單位、樓堂場所積極推進全覆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