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譚雨松 陳黎)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武漢市“八五”普法規劃具體要求,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的社會擔當,武漢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統緊緊圍繞“毒·戒”普法主題,組織開展禁毒宣傳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進機關、進企業、進網絡活動,不斷增強全民拒毒防毒意識,全年共走進全市14個行政區,開展禁毒宣傳67場次,累計發放宣傳冊10000余份。

“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進社區。通訊員供圖
禁毒宣傳進社區,共創無毒生活圈。“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共走進25個社區,受教群眾5300余人,累計發放禁毒宣傳資料5100余份,禁毒宣傳紀念品2800余份,解答禁毒法律咨詢1600余人次。活動現場通過設置宣傳咨詢臺、懸掛宣傳橫幅、展示毒品仿真模型等方式向廣大居民宣傳普及禁毒知識,實現禁毒宣傳教育“零距離”,戒毒民警呼吁居民遵守法律法規,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自覺做禁毒教育的宣傳員、平安家庭的守門員。

“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進校園。通訊員供圖
禁毒宣傳進校園,護航青春不“毒”行。“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共走進19所學校,受教師生2300余名,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400余份,禁毒小禮品600余份,現場解答禁毒知識問答1100余條。戒毒民警針對青少年群體辨別能力弱、自制力較差、好奇心強等特點,向學生講解毒品的定義、危害及防范方法,提醒學生勿碰“上頭電子煙”“咔哇潮飲”等新型毒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營造“無毒校園”的健康成長環境。

“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進鄉村。通訊員供圖
禁毒宣傳進鄉村,織密基層“防毒網”。“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共走進4個村灣,受教群眾1200余人,累計發放禁毒宣傳資料1400余份,禁毒宣傳紀念品800余份,解答禁毒法律咨詢700余人次。戒毒民警通過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以拉家常的方式向廣大村民宣傳禁毒知識和法規,重點講解當下的新型毒品的種類和偽裝,讓村民進一步認清毒品危害,增強村民參與禁毒工作的責任意識,固牢了“鄉村防毒墻”。

“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進機關。通訊員供圖
禁毒宣傳進機關,防毒拒毒做表率。“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先后走進武漢市總工會、江漢區消防救援大隊、江漢區漢興街道辦事處等單位,共計400余名干部職工參與活動,累計發放禁毒宣傳資料500余份,禁毒宣傳紀念品200余份。戒毒民警與干部職工們共同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武漢市禁毒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并著重向干部職工們講解了依托咪酯濫用的常見方式和危害以及吸毒行為對公職人員會造成的嚴重后果,號召干部職工們務必提高禁毒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繼承中華民族良好家風。

“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進企業。通訊員供圖
禁毒宣傳進企業,健康無毒常相伴。“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先后走進蔡甸區沌陽街道民營科技工業園、江夏區菜鳥集團、兩江晴川號郵輪等企業,共計500余名企業員工參與活動,累計發放禁毒宣傳資料700余份,禁毒宣傳紀念品400余份,共計解答禁毒問題咨詢200余人次。戒毒民警借助課件、毒品仿真模型等向企業員工講解禁毒知識和法律法規等相關內容,增強企業員工的識毒、拒毒、防毒意識和守法意識,助力企業綠色發展。

“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進網絡。通訊員活動
禁毒宣傳進網絡,開啟宣教“云課堂”。“毒·戒”禁毒普法宣傳活動推出首期“小司說法”系列直播,啟動“云上”禁毒課堂。網紅民警通過介紹毒品的仿真模型,講解毒品的定義、分類、特征,吸毒的高危情景,預防毒品的方式方法等內容,向廣大網友普及毒品的相關知識,傳遞“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禁毒理念。在短短20多分鐘的直播里,17萬余名網友通過頭條號、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長江日報官媒等新媒體平臺觀看了直播。
“毒·戒”禁毒普法宣傳“六進”活動,堅持預防為本、教育為先,創新方式方法,打造線上線下、傳統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禁毒宣傳新格局,提升了禁毒宣傳教育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在全社會形成了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武漢、法治武漢貢獻了司法行政戒毒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