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3輛新能源汽車搭乘79272次鐵海聯運貨運列車,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武昌車務段羅家橋車站始發開往上海閔行站后,換乘海輪抵達俄羅斯圣彼得堡,全程歷時40天,行程超過1萬公里。由此,“羅家橋—閔行—圣彼得堡”鐵海聯運新通道正式開通。
羅家橋車站站長黃銳介紹,首批新能源汽車采用鐵路兩層汽車專用車輛裝運,相較于傳統的集裝箱裝運,具有裝載量大、裝卸速度快、貨損小、全天候等優勢,運輸效率提高了2.5倍,物流成本可節約兩成。
武漢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11個月,湖北省出口汽車(包括底盤)191.3億元,同比增長101.8%。“湖北是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最大的內陸省份。”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從全國看,湖北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僅次于上海、浙江、廣東、江蘇。
為便利出口,湖北大力拓展外貿大通道。除了海運集拼通道外,2023年4月,中歐班列(武漢)推出了全國首趟以“快速通關”模式出口的汽車專列。“快速通關”模式下,海關通過無紙化審核、放行及核銷,實現對鐵路列車所載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監管,企業無需另行申報并辦理跨省轉關手續,運營成本降低,通關效率提高。對比普通通關模式,可縮短1天至2天。
武漢東風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鵬介紹,2023年前11個月,僅東風進出口公司就出口汽車約4.1萬輛,同比增長81%。
越來越多的長城汽車從荊門國際內陸港鐵路作業區直發武漢吳家山,搭上中歐班列駛向中亞地區,全程20余天。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華中整車生產中心負責人楊國彤說,“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搭乘中歐班列,實現‘出廠即發運’,物流速度更快、訂單交付更及時。”
如今,中歐班列(武漢)已經形成以武漢為樞紐,經長江黃金水道的6條國際中轉運輸線路和7條國內鐵水聯運線路,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115個城市。國產奇瑞汽車曾多次從蕪湖經長江運至武漢陽邏港,短駁至吳家山站后,從吳家山站發往俄羅斯莫斯科。
“空中出海口”也被打開。2022年7月,鄂州花湖機場投運。一年多來,花湖機場國際貨運航線總數達到10條。10年間,中歐班列和花湖機場真正改變了湖北內陸省份的劣勢,讓鄂產商品出海有了更便捷的通道。 (經濟日報記者 柳 潔 董慶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