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時評】
春節期間,各具鄉村風情和建筑特色的鄉村民宿深受游客喜愛,鄉村民宿火爆“春節檔”,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體驗到了濃濃的鄉村年味。近年來,農村村莊規劃建設有序推進,規劃越來越接地氣,舉措層層落到實處,農村面貌逐年改善,鄉村越來越宜居,改觀了人們對鄉村破舊屋子、泥濘人行道的傳統認知。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央農辦聯合印發《關于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提高村莊規劃編制質量和實效的通知》,強調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強化縣域層面統籌、提升編制成果質量、加強土地政策融合,明確我國村莊規劃實施“農民主導”特征并堅持“多規合一”改革方向,按照“發動農民參與+專業技術人員賦能+在地規劃人才培養”的思路更好地支撐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沿著正確方向把這盤大棋走好,必須規劃先行。編制村莊規劃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點和難點。近年來,鄉村戰略的實施注重規劃先行,引導和支持設計人員下鄉,提升了鄉村規劃的建設水平。以行政村為單位的村莊規劃不同于城市規劃,它更加強調農民的主導作用。實施村莊規劃在理念上要堅持為農民而建,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依靠農民、引導農民、發動農民、問計于民,精準施策,依特色定規劃,凸顯自然特色、找準產業特色、彰顯文化特色,注重將規劃的民生性、實用性和專業性相統一,避免村莊規劃“千篇一律”“水土不服”等問題,讓編制出來的村莊規劃既科學又更“接地氣”。
眾擎易舉,發揮常住村民主體作用,因地制宜“破題”。村莊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最后一公里”。規劃能落地,少不了村民們出謀劃策。村莊規劃需堅持“開門編規劃”,在規劃宣講上,發揮村級組織作用,積極想辦法引導和動員常住村民全流程知曉、參與村莊規劃編制;在規劃編制上,通過會議協商、入戶調研等方式讓村民提“需求”,充分聽取村民有關生活配套、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義務教育、社區養老等方面的意見,切實代表村民心聲、滿足村民愿景,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的聚合力量;在規劃公開上,簡化規劃圖表和管制規則,打造“村民版”規劃成果,采取多種方式向村民及時公開規劃核心內容,切實提高規劃的實用性、管用性和好用性,讓規劃喜聞樂見,讓農民看得懂、記得住、好監督,打造宜居宜業更宜人的鄉村規劃新格局。
合力攻堅,邀請干部、鄉賢能人等出謀劃策,拓寬發展思路。在規劃人員上,抓住關鍵少數釋放人才活力。積極號召廣大黨員干部抽出時間回鄉、進村,發揮干部熟悉政策等優勢,幫助村莊開展規劃編制工作;充分動員具有規劃知識、了解農村實際、熟悉鄉村文化的鄉賢能人、返鄉創業者、回鄉大學生,梳理分析村莊發展現狀、資源稟賦,尋求破解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基本農田保護、生態保護、特色資源活化利用、優化產業發展等難題的思路。
匯才聚智,用好鄉村建筑工匠等本土人才,出實招謀良策。村民是最好的設計師。一份好的規劃不僅要有專業意見,更要滿足農民的期盼。在道路規劃、排污改造、農村房屋建設等村莊最迫切需要改造的問題上,在當地文化保護、生態特色等原鄉本色問題上,在公共建筑、生態建筑、新舊建筑風貌的結合問題上,在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效率低、盤活農業存量空間等鄉村空間布局優化上,向鄉土專家學習,用鄉土技術、鄉土材料和適應本地村莊特點的手段等解決好本地問題。
(作者:馬明沖,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