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國權的剪紙工坊掛著一塊牌子——“鄉情剪紙”。這也是紅崖村正在探索的“用特色非遺文化突出鄉情、留住鄉愁,創造鄉村旅游的新空間、新優勢”。
如何讓非遺“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從而將游客吸引到一方村落,讓文化產業真正賦能鄉村全面振興?這有賴于當地的深入挖掘和特色供給,找到非遺文化與鄉村旅游的內在聯系。
“非遺+”,讓鄉村文旅有了新空間。在老巷子,非遺的身影無處不在:在街頭巷尾遇見非遺表演,在農家鋪子品嘗地道非遺美食,在茶余飯后體驗非遺手藝……游客在接觸中感知,在沉浸中融入,感受鄉村的多元魅力。
“非遺+”,讓鄉村文旅有了新優勢。讓特色非遺文化“說話”,不僅讓不少傳統村落成功“出圈”,走進大眾視野,更在村容村貌、村民收入等方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非遺只有在傳承、發展、創新的過程中才能煥發新的生命力。從這個方面看,鄉村文旅也為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式傳承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讓更多古村古鎮借助非遺“火”起來,讓更多非遺文化在鄉村“火”下去,在雙向奔赴中實現雙贏。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5日 11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