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職業技能培訓市場
河南省漯河市 王 琦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希望通過副業增加收入,或提升職業技能為職業轉型鋪路,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因此升溫。然而,一些培訓機構號稱“零基礎速成”“高回報率”,實則課程質量低下、招生承諾虛假,甚至誘導學員簽訂不公平的合同、貸款以支付高額學費。唯有整治亂象,才能規范市場秩序和維護學員權益。
規范職業技能培訓市場,需要多方齊抓共管。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力度,建立嚴格的準入機制和質量評估體系,對于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機構要依法懲處。平臺也應履行審核監督的安全保障義務,對發布者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上報,形成平臺監督與政府監管的合力。此外,學員在選擇培訓課程時要保持理性謹慎的態度,充分了解培訓機構資質。
對于市場亂象,決不能視而不見、任其滋長。打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實現優勝劣汰,才能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行業健康發展,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加快建設無障礙環境
北京市朝陽區 易舒冉
前不久,在北京市西城區民政局,患有先天性視力障礙的張女士和王先生借助全國首份盲文版、大字版結婚登記告知單、結婚誓言,全程無障礙地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這次特殊的結婚登記,不僅見證了一對新人步入婚姻的幸福時刻,更標注著一座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的提升。
無障礙設施建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既能為8500多萬名殘疾人、近3億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讓他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也是國家保障民生、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體現。打造無障礙環境,不僅要著眼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還應延伸至金融、文旅、教育等領域;不僅要完善盲道等“硬件”建設,還要優化無障礙信息交流等“軟件”供給。把更細致的關心關注,織成更細密的保障網,才能為殘障人士和老年人帶來更多溫暖。
江蘇省南京市打造可以通過語音導覽播報,用聽覺、嗅覺“欣賞”植物的公園;重慶市給居民樓加裝電梯、馬路邊設置緣石坡道、臺階邊配建扶手……期待各地出臺更多務實舉措,提升社會文明水平,讓社會“有愛無礙”。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1日 05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