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張揚 通訊員秦嬌嬌)“公司經過合規整改后,2024年上半年的承接工程總產值增長至8000余萬元。”7月11日,在紅安縣A公司一處施工現場,幾臺大型修路設備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公司負責人汪某向前來回訪的湖北省紅安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介紹目前經營情況。

紅安縣檢察院邀請人大代表對紅安縣A公司進行回訪,向企業介紹“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A公司重回發展“快車道”,還得從紅安縣檢察院開展的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說起。
A公司是一家在崗干部職工100余人、年納稅近2000萬元的國有企業。2023年4月,A公司及公司主管人員汪某等4人因涉嫌非法采礦罪被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將該案移送紅安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辦案檢察官實地走訪后了解到,該公司運轉良好,帶動縣域上千人就業。案發后及時繳納罰款及礦產資源損失費用,并愿意對被破壞的土地進行覆土復綠。結合涉案企業發展規模、經營狀況、社會效益以及涉案企業負責人認罪認罰等方面情況,考慮到該公司主觀惡性小且具有合規整改意愿,承辦檢察官在綜合分析研判后,經層報上級檢察院同意,決定按照最大化保護涉案企業發展的原則對A企業開展合規整改。
隨后,涉案企業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管委會從專業人員名錄庫中選任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水利主管部門及部分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家組成監督評估小組,為企業量身打造為期3個月的合規考察方案,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并出具了合規計劃書,并按計劃書積極落實整改,糾正錯誤,堵塞漏洞。
“在辦理非法采礦類案件時,應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促進生態修復。”該院副檢察長鄭滿元介紹,為推動生態修復,助力流域綜合治理,在合規考察過程中,該院將補植復綠納入A公司“認罰”的具體內容,將生態修復效果作為對其從寬處罰的重要參考依據,商請林業部門對補植復綠面積進行專業測算,督促A公司對非法采礦破壞的山體進行了異地補植復綠。
同時,檢察機關會同第三方監督評估小組,多次送法進企,并通過聽取匯報、實地調查、公開聽證等方式,對合規進展與整改成果進行跟蹤檢驗。經考察,涉案企業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管委會出具了監督評估意見書。2024年2月,A公司順利通過了合規驗收。
合規整改并不意味著不追究所有刑責。綜合考慮該案涉罪事實、刑責輕重、認罪認罰、企業合規整改等情況,檢察機關最終對一人提起公訴,對其余人作相對不起訴處理。法院采納了檢察機關全部公訴意見和量刑建議。
然而,對于A公司及相關人員的不起訴決定并非劃上句號,如何做好不起訴的“后半篇文章”,檢察機關在強化融合履職中給出答案。
紅安縣檢察院依法啟動行刑反向銜接機制,將該線索以檢察意見書的方式反向移送給行政機關,同步移送涉案企業合規整改情況評估報告,積極促成“合規整改行刑互認”,向行政機關建議依法對A企業從輕或減輕處罰。
如何推動“個案合規”向“行業合規”延伸?以此案辦理為契機,承辦檢察官總結分析該案暴露的行業治理問題,向行業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檢察機關的建議,經過實地調研,召開全縣公路、建筑工程企業礦產開采行業專題會議,通報A公司案件情況,要求相關企業完善配套機制,并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
“檢察機關辦理一個案件、合規一個企業、規范一個行業,真正實現了從‘一企’合規到‘一起’合規!”參與回訪的紅安縣人大代表涂佩表示,合規整改后,市場秩序更加規范、競爭環境更加公平,企業確實“收益”頗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