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貴陽9月18日電(記者袁睿、駱飛)金秋九月,稻香魚肥。火爆的貴州鄉村籃球場上,見證中美青少年友誼的嶄新篇章。
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由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組織的美國青少年“青春同行”華盛頓州代表團80名師生于9月15日起參訪中國,他們的第一站,走進了貴州。
正值中秋佳節,17日晚,代表團的師生們來到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臺盤村,展開了兩場別開生面的籃球賽。
女子賽場,美國女孩們組成“熊貓女士隊”,與村民的“臺江姑媽隊”展開了一場沒有籃球賽規則的趣味對決;男子賽場,美國少年與臺江學生混搭成“流星隊”與“皇家熊貓隊”,在場上競相角逐,揮灑汗水。
雖然是“比賽”,但大家似乎并不在意勝負。
林肯中學的崔·科利爾身著紫衣戰袍,換上了特意漂洋過海背來的籃球鞋。賽前,他急匆匆地找到自己的中國隊友,不商討戰術,而是為了設計向觀眾致敬的動作。
“輸,贏,傳球……”科利爾一邊展示著自己學的中文,一邊興奮地說:“我很期待這場比賽,但不在意輸贏,因為我是來交朋友的,我希望能和我的中國隊友成為長久聯系的好朋友!”
學生想著“致敬”,老師則惦記著“換人”。
“換人!”“換人!”“換人!”比賽中,林肯中學副校長羅杰克·阿拉-阿門一次次大聲喊道。作為“熊貓女士隊”和“皇家熊貓隊”的臨時教練,他每隔幾分鐘就要換一批隊員上場。
“我想讓這些積極報名參賽的學生們都有出場機會,感受現場的氛圍。”阿拉-阿門告訴記者自己急著換人的原因。他表示,體育是世界通用的語言,相信這場籃球賽可以讓孩子們建立更深厚的友誼。
場上,隊員們快速運球風馳電掣,默契傳球似心有靈犀,三分投射如流星劃過;場下,觀眾們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無論哪方進球,都能贏得他們的喝彩。美國學生的舞蹈和啦啦隊表演,更是將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美國學生杰丁·胡克很喜歡無規則籃球賽。“體育就應該這樣不受限制,讓更多人嘗試,感受運動的樂趣。”她興奮地說,“真沒想到這個小鄉村會有這么多人熱愛籃球,我期待發現更多未知的中國。”
胡克還嘗試了當地特色的助威方式——用兩個盆子敲擊發聲。男生隊比賽時,她激動地為兩隊喝彩,很快就把兩個嶄新的盆子打得坑坑洼洼。
臺江本地學生王詩涵憑借關鍵的三分球讓球隊在最后時刻將比分拉大、穩穩贏得比賽。但比起自己的得分,王詩涵更關注美國小伙伴們不遠萬里背來服飾和樂器。
“我們苗族很喜歡唱歌和跳舞。”王詩涵說,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和美國的同學們彼此間并不覺得陌生。“或許是音樂、舞蹈和體育可以跨越國界,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是一個難忘的中秋,我認識了不少有共同愛好的新朋友。”
圓月高懸,籃球躍動。一次賽場上的別樣相聚,書寫中美青少年一段段新的友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