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周欣、耿輝凰)“足球的場地、冰球的打法、曲棍球的特點”——如果出一道謎語,謎底為一個運動項目,你能回答出來嗎?
答案是木球,也被稱為“草地冰球、草地曲棍球”。

正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上,參賽的河南隊由洛陽市第六高級中學的校隊陣容組成。他們對木球的理解是,這是一個特色鮮明的傳統體育項目,打法靈活多變,對動作技巧和敏捷度有非常高的要求。
第二次參加運動會的艾丹華來自湖南隊,土家族人,他總結木球為“冰球+曲棍球+足球的三合一草地結合體運動”。“木球非常好玩,我都已經畢業工作兩三年了,不打球就覺得手癢。它的特點是速度快、高對抗、身體沖撞非常激烈,守門員尤其關鍵,需要判斷精準。”

11月23日,湖南隊球員艾丹華(右一)在比賽中拼搶。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
艾丹華的大師兄黃波今年36歲,畢業工作多年。14年前,他是湖南懷化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專攻籃球,通過選拔,轉行成為一名木球前鋒。作為運動會的四朝元老,黃波說:“木球的形狀決定了它的運動軌跡沒有規律,難以預測,很容易造成雙方隊員為了爭球而產生身體碰撞的情況。每個隊特點不一樣,有些隊伍隊員身材高大強壯,我們隊主打靈活性、協調性和場上配合。”

11月25日,湖南隊球員黃波在比賽中進攻。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
從運動員到教練員,自第五屆運動會起連續參賽的湖南省隊木球主教練彭彥認為,木球運動員需要具備彎腰速度快、奔跑能力強和身體靈活性好的三大特點。“木球是熱血沸騰、很男子漢的一個團隊項目,可以大力推廣。”他總結道。
“歡迎來寧夏,我們有壯麗的大漠風光和美味的烤肉大餐。”“歡迎來貴州,酸湯魚和魔芋燒鴨很美味,黃果樹瀑布和千戶苗寨等你來。”“歡迎來廣西!”“青海隊加油!”“重慶隊加油!”“云南隊加油!”……

11月24日,湖南隊主教練彭彥(前左)在賽后和貴州隊教練進行交流。新華社記者 周欣 攝
每場比賽后,剛剛還是血性十足的隊伍彼此發出熱情邀約;場外熱身和觀看比賽的運動員不時為場上隊伍吶喊助威;以土家族和苗族球員居多的湖南隊還在小組賽后臨時演練了一小段舞蹈,打算在最后一場比賽后獻上“民族風”表演……民族情誼在溫情中傳遞。

“我們在開幕式代表團入場時參與了30秒的駐停表演,比賽后也想在球場上來一段表演,讓傳統體育和各民族文化傳承交匯,奏響更動人的華彩樂章。”彭彥說。
木球起源于寧夏,由青少年放牧時的“打籃子”“趕毛球”演變而來,以搶奪擊打“毛旦球”和身體的相互沖撞為樂,亦稱為“牧球”,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木球運動在1982年第二屆運動會上作為表演項目首次亮相。此后,項目規則不斷完善,推廣程度不斷提升。1991年第四屆運動會,木球首次成為競賽項目。

木球球體兩端呈半球形,中間為圓柱體,好像一個大號“膠囊”。在擊打時的速度和走向難以預測,在地上滾起來毫無規律可循。參賽兩隊每隊出場5人,運動員手握木質或非金屬合成擊球板,需要熟練運用傳、接、運、搶、射門等多項技術,將球擊入對方球門得分。比賽以最終得分多者為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