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黃忠 通訊員陳雅文 王柳)“文身店顯著位置都張貼了‘未成年人禁止文身’提示標語,如果有年輕人來文身,我們都會一一查驗身份,發現是未成年人的,一律勸退不接待。”近日,潛江市檢察院開展檢察建議“回頭看”時,文身店的店主介紹道。
6月16日,承辦檢察官介紹,今年以來,潛江市檢察院檢察官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時,發現多名未成年人的肩膀、手臂上,覆蓋著大面積、難以忽視的文身。“走近這些孩子,我們發現,他們文身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好奇、感覺很酷’。”承辦檢察官介紹,心智尚不成熟的他們不知道,文身的代價,遠比想象中沉重:“這些顯眼的標記,很可能成為他們重返校園、融入社會、求職就業時一道無形的障礙。”
承辦檢察官深入調查發現,轄區內一些文身店經營者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前,并未嚴格核實年齡,使得未成年人輕易獲得了本不該屬于他們的“印記”。
承辦檢察官介紹,為了強化未成年人文身源頭治理,5月19日,潛江市檢察院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呼吁對文身行業加強監管,為未成年人筑起守護墻。
很快,相關部門制定整改方案,并迅速對該市范圍內的文身經營場所展開拉網式排查行動,督促經營者在店鋪顯著位置張貼禁止標識,自覺依規經營。
6月13日,潛江市檢察院還與相關監管部門共同走訪轄區文身店,就文身店是否存在無證經營、文身所用顏料、器械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等方面問題,開展檢察建議“回頭看”。同時,檢察干警與執法人員現場向經營者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要求其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并須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張貼禁止標識。
“未成年人文身治理,關乎的是孩子們身心的健康成長。”潛江市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聯動,不斷強化監督力度,推動源頭治理措施真正落地生根,守護好每一個少年應有的“無痕青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