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嘉宜在陶藝室練習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 實習生 周丹晨 通訊員 陳綱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狄鑫
6月23日下午,武漢市第一職業教育中心門口的豐巢快遞柜前,18歲的吳嘉宜熟練地打包快遞并投入儲物格。
就讀于該校美術部22級動漫“3+2”班的吳嘉宜,高二起便利用課余時間經營著一家售賣手工制品的網店,制作、經營、客服、發貨她都一手包辦。開店至今才10個月,她已完成拼單192件,收入2萬余元。
手工愛好變網店生意
吳嘉宜的網店名叫“蘑菇手作屋”,目前擁有327名粉絲,極目新聞記者搜索該網店發現,這間網店既出售用超輕黏土制作的原創手辦玩偶,還可以根據客戶提供的圖片加工定制,每個手辦售價約100元,為了吸粉,還設置了滿減、包郵等優惠活動。不少顧客留下好評:“做得特別萌特別好看,還會給你匯報制作進度!”“細節處理得很到位!”“很還原也很可愛的小黏土人!”
吳嘉宜從小熱愛手工制作,小學四年級接觸到超輕黏土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升入中職后毅然選擇了動漫專業。
去年,她用超輕黏土制作的泥塑作品《陽光少年健康成長》巧妙融入了一職校園里的薔薇花、足球、校服等元素。該作品在硚口區2024年“陽光少年 健康成長”校園藝術節優秀美術作品的評比中,獲得了一等獎。
媽媽看到女兒的作品有模有樣,一句玩笑話“你這個玩意兒可以在網上開店出售了”,點燃了吳嘉宜試一試的沖動。去年8月,吳嘉宜正式創建了自己的賬號,利用課余時間,發揮自己的愛好特長,制作一些青少年喜歡的手辦禮品,放在網店出售。
“第一桶金”用在家人身上
網店的首位顧客是吳嘉宜的同班同學梅天羽。因為十分喜愛吳嘉宜制作的狐貍造型玩偶,他主動出資50元購買,并支持她的創作。身邊同學的認可和夸贊也讓吳嘉宜信心大增,網店也慢慢經營起來。
據吳嘉宜介紹,制作一個超輕黏土手工制品,一般不少于3天,制作完后還得晾干一周左右。為了滿足客戶不斷調整、改變的個性化需求,制作過程中,還經常需要與客服溝通,按需加工。
面對日益增長的訂單,吳嘉宜有著明確的規劃。她合理安排時間,白天上課,下午至晚上回復客戶留言、制作訂單,晚上11時前休息,平衡好學習與創業。
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吳嘉宜開始學著支配收入。她首先給媽媽換了一部新手機,給家里添置了一臺新的熱水器。考慮到外婆年紀大了記性變差,老是忘記帶鑰匙,吳嘉宜干脆給家里換上了指紋鎖,用自己的方式溫暖家人。看著女兒愈發成熟懂事,媽媽驚喜地夸贊:“你真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女兒!”
開店經驗助力競賽突破
近一年來,通過開網店,吳嘉宜進一步學習了塑形技術,學會了如何定價、裝點網店、與客戶溝通。這些實戰中積累的經驗與能力,反哺到她的專業學習和比賽中。
今年上半年,憑借出色的造型能力,吳嘉宜被選為學校泥塑特色隊隊長。素描老師陳星宇評價說,吳嘉宜不僅擅長手工制作,而且對色彩敏銳、有創意和想法,有吃苦精神,在選拔中脫穎而出。
今年暑假,吳嘉宜也不會閑著,她正與其他三位同學一起積極備戰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智慧文旅產品設計與營銷技能賽項,目前正緊鑼密鼓地準備參賽作品。孫濤老師表示:“吳嘉宜善于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對細節追求極致,這正是工匠精神與創業精神的生動詮釋。”
“9月開學后,我就是一名大專學生了,我會繼續精進專業技藝,將來若有機會,希望和陳星宇、計鄒慧子兩位老師一樣,回母校任教。”吳嘉宜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