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宋俊)7月18日,湖北黃岡市黃州區檢察院與黃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愛心課堂”共同開展主題為“同心護蕾,共筑未來”的直播活動,該院普法宣講團成員徐涌禎“未”愛而來,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暑假期間家長和孩子們較為關心的話題送上“法治大禮包”。
暑期是孩子們放松身心、享受假期的美好時光,卻也是安全事故易發高發的時期。“在網絡上發現個人隱私被泄露了怎么辦?”“怎么預防網絡詐騙?”“哪些是法律規定的不良行為?”“什么是強制報告制度?”“遇到溺水怎樣自救?”直播間里,互動踴躍,上述問題一一得到解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網絡社交平臺一旦發現未成年人發布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應當及時提醒用戶,并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保障大家的社交安全。如果大家發現上述情況,也可以向平臺或有關部門進行舉報、投訴。”
“強制報告制度是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公安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九家單位共同建立的,要求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的各類組織及其從業人員在工作中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臨不法侵害危險情形時,都應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舉報。”
“我們可撥打110報警電話或者12309檢察服務熱線,也可通過黃岡市人民檢察院微信小程序云護未平臺提交線索。”
1300多名未成年人在家長的陪伴下全程收看了直播。“原以為違法犯罪跟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距離很遠,聽了今天的直播后才了解到,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法律真的很重要。”一名家長在直播間留言。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和寄托,是國家的期許和未來,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檢察機關責無旁貸。”徐涌禎介紹,黃州區檢察院專門成立未成年人檢察專業辦案團隊,精心打造了“雨禾”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自2021年起,該院多次以網絡直播、“云參觀”等線上形式向未成年人及家長提供“訂單式”普法服務,并利用“兩微一端”不定期發布普法故事和短視頻,群眾關注度、點贊度突破“十萬+”。線下,由14名檢察官組成的法治副校長團隊覆蓋全區中小學,每年開展普法講座、送法進社區、公眾開放日等活動20余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