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實習生 潘妍 通訊員 陳善文 蘇暢 張屾)“我們有了新裝備,學習了新技能,以后碰到突發情況,救人更有信心了。”8月6日下午,雷軍、馬寅等30多名東湖義警,在東湖帆船基地接受了專業救援培訓。前不久,雷軍等人在東湖南路水域救起18歲的溺水青年,挽回一條年輕的生命。
“穿救生衣時,襠帶一定要扣緊,不然落水者掙扎起來,人很容易從衣服里滑出去。”來自云豹救援隊的繩索和水域救援專家李剛一邊演示專業救援背心的穿脫,一邊提醒著大家。這件新配發的救援背心浮力可達200牛,能同時承載4名成年人的重量。

李剛在培訓課上反復強調著“三個優先”:“團隊優先,別單打獨斗;裝備優先,熟用救生器材;岸上優先,不會游泳千萬別下水,岸邊的拋繩包和救生桿同樣能救命。咱們不僅要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
“按壓20次,人工呼吸2次,這算一輪,至少得做5輪,一直堅持到專業醫療團隊趕來。”武漢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支隊一級警長劉博帶領大家練習心肺復蘇。他手掌按在假人胸口,節奏均勻有力,“按壓時胸骨要下陷5厘米,快壓快放。”


當天,武漢市公安局東湖分局協調區應急管理局,為一線義警隊員配發了專業救援背心、拋繩包以及伸縮救生桿等全新裝備。這些新裝備也很快派上了用場。
在戶外水域演練環節,馬寅身著新配發的專業救援背心,在水中演練救助落水群眾。他熟練地繞到模擬落水者側后方,手臂穩穩環住對方腋下,完美復刻了李剛傳授的“繞后控制” 技巧。與此同時,雷軍在岸上甩出伸縮救生桿,將馬寅和“落水群眾”拉回岸邊。

馬寅上岸后,感慨地說:“上個月在東湖救人的時候,全靠一股子拼勁。現在有了這些專業裝備,再加上剛學的技巧,心里踏實多了,以后救援更有信心和保障。”

其他義警們也反復練習拋繩包與伸縮救生桿的使用,在實操中加深對救援技能的掌握。雷軍說:“這次培訓太及時了,就像給我們守護東湖水域安全添了把‘利器’。”

今年入夏以來,東湖成為市民游客消暑納涼的熱門去處。為了應對東湖水域溺水風險,武漢市公安局東湖分局部署熱成像無人機進行常態化巡航,已累計飛行超500小時,重點監測夜間水域;沿湖岸線設置20個掃碼即取的紅色應急救援箱,內置救生衣、救生圈和繩索,確保第一時間獲取救援裝備。同時聯合東湖綠道公司、醫院及義警力量,建立“1+N”應急響應機制,先后3次開展東湖水域應急突發事件緊急演練。入夏以來,已救助在東湖水域發生溺水險情的群眾25人次。此次通過“技能送教+裝備升級”雙管齊下,進一步構建“公安牽頭、專業支撐、志愿力量廣泛參與”水域公共安全守護體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