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郭夢瑤)“我是誰?”“我有一個夢想!”“你的夢想是什么?”8月8日上午,武昌區中南路街新時代商務中心青少年空間里,孩子們清澈響亮地回答,為一場特別的法治課堂拉開了序幕。這是由武昌區司法局中南路司法所組織的“專‘暑’定制,普法‘童’行”青少年法治專題講座的最后一站,也是資深公益律師史海燕為孩子們帶來的暑期法治“收官課”。

活動現場。通訊與供圖
作為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律師和社區法律顧問,史海燕律師已經是中南路街青少年空間的“老朋友”。這個暑假,她和中南路司法所的公益律師們一起,深入街道轄區的3個青少年空間,用整整5場生動有趣的法治課堂,為100余名暑期托管班的孩子們送去了豐盛的“法治大餐”。今天這堂課,她依舊用孩子們熟悉的“夢想三連問”開場,瞬間點燃了現場氣氛。
圍繞孩子們的生活和成長,史律師重點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的基礎法律知識。她用親切的語言告訴孩子們,法律就像看不見的規則,默默保護著每個人的權利和安全。為了讓抽象的法條變得鮮活,史律師精心準備了動畫案例。“看,這個小朋友一時沖動拿了別人的東西,后果是什么?”“如果模仿動畫里玩火,會有什么危險?”屏幕上的動畫讓孩子們瞪大了眼睛,在史律師的引導下,大家熱烈討論著搶劫、放火、盜竊這些行為的嚴重后果,深刻理解了“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明白輕則受管教,重則可能失去自由。
針對當前青少年可能面臨的網絡陷阱,史律師特別發出警示:警惕“幫信罪”!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就是不當“工具人”,比如隨意把銀行卡、電話卡借給別人,或者幫陌生人轉賬收錢,都可能卷入犯罪。孩子們認真聽著,將“不貪小便宜、不輕信他人、保護個人信息”的忠告記在心里。
活動尾聲,史律師邀請全體同學做法律的“小小宣傳員”,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告訴家人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整場講座延續了中南路司法所“一所包一街”公益法律服務的特色模式——“法條解讀+案例剖析+課后互動”,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踴躍參與,笑聲與思考交織。
隨著系列活動圓滿收官,法治的種子已播撒在孩子們心田。中南路司法所所長李棟表示,此次公益律師進暑期托管班系列活動正是落實“一所包一街”機制、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具體實踐。貫穿暑假的5場法治講座覆蓋100余名青少年,不僅為假期增添法治亮色,更為孩子們筑起遵紀守法、自我保護的安全屏障。據悉,自2022年推行“一所包一街”模式以來,該所已開展各類公共法律服務活動70余場,有效提升了居民群眾學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