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鄭筠楠、董丹)2025年5月,位于園博大道與宜欣路交叉口的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作為全區首座綜合性法治文化陣地和綠色友好園林,在硚口區委依法治區辦和硚口區司法局的精心打造下完成升級蝶變,并面向居民群眾開放。
8月20日上午,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朱江,蘇州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主任委員、常委會監察和司法工委主任王友良率考察組一行,在武漢市人大常委會和硚口區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專程來到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參觀交流。

現場,考察組一行聽取了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建設理念及功能介紹,詳細了解基地“一軸一帶三區”規劃布局,認真觀摩憲法溯源廣場、憲法宣誓墻、國安飛行棋等法治文化小品景觀,在“薈聚·公法驛”內交流探討公共法律服務“前店后廠”運營模式。硚口區人大法制委負責人介紹道:“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建成,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具象和濃縮,在傳承與發展中構建更加完備的法治生態體系。”


參觀過程中,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朱江充分肯定基地傳播法治理念、優化法治供給等功能,對“公法驛”特色服務品牌等給予高度評價。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在今年火熱“出圈”,在提供優質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滿足居民群眾休憩、學法、健身等需求的同時,也成為硚口區法治文化宣傳和多元園林景觀的重要名片。
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占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硚口區司法局在不興土木的基礎上,按照基地建造前的路線走向,以天平為設計靈感,創意設計“一軸一帶三區”整體布局,通過“一景一法”實現法治與景觀串珠成鏈,移步觀綠和遞進學法相得益彰。現在的基地從空中俯瞰,正似一架貫穿園林的巨大天平,整個天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石碑為底座,以憲法主軸為支撐,橫貫東西的法治大道作為橫梁,橫梁兩端掛有兩個平衡砝碼,分別是國安互動區和禁毒宣教區。天平是“公正之衡”,寓意公平和正義,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象征,這與基地建設的“法治”主題不謀而合。據工作人員介紹,基地憲法宣誓墻長度為12.4米,對應的是每年12月4日的國家憲法日,這些看似普通的地方其實都藏著別出心裁的巧思。

從法治元素的“空間聚集”到法律服務的“化學反應”,集成性、功能性、多元性的法律服務是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另一特別之處。在充分發揮法治文化陣地宣傳教化功能的基礎上,硚口區司法局進一步延伸基本公共法律服務觸角,創意引入“公法驛”品牌,承接薈聚商圈及周邊社區法律服務需求,商場內設置前端受理區,驛站處搭建后端服務區,面向商圈企業、個體商戶、社區居民及消費者提供普法點餐、糾紛調解、公安政務、商事公證、復議申請、執法監督等法律服務產品,并以干部輪值形式確保節假日不打烊,“薈聚·公法驛”成為繼“南國”“云尚”“同濟”后的第四座便民利企法律服務驛站。
開園以來,伴隨著人來人往和鳥語花香,“法治游園會”“大手拉小手”“送法進社區”等普法宣傳活動點燃夏日學法熱情,每一位到訪者都實實在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法治就在身邊。
“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硚口區深耕法治文化建設,從社區“巷、廊、亭、墻、欄、角”的法治微景觀到武漢市首座民法典主題公園,再到現如今的硚口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一批批形式多樣、內涵鮮明的法治文化陣地在硚口落地生根,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法治不斷滋養著這塊土地上的文明與風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