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市舉行。這是中國第五次主辦上合組織峰會,也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吸引全球目光,獲得各方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
為未來合作注入“津”彩動能
本次峰會上,成員國領導人簽署并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批準《上合組織未來10年(2026-2035年)發展戰略》,發表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聲明、關于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聲明,通過加強安全、經濟、人文合作和組織建設等24份成果文件。
對此,東盟秘書長高金洪在出席上合組織峰會期間表示,探討深化東盟與上合組織在和平安全、貿易投資、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協同合作正是他此次參加天津峰會的關注重點。他指出,雙方已簽署相關諒解備忘錄,并持續推進務實合作。他高度贊揚本次峰會的重要意義,并希望上合組織為促進全球和平穩定、經濟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同上海合作組織發展聯系起來,同各成員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聯系起來。截至目前,中國對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國投資存量超過840億美元,同其他成員國年度雙邊貿易額突破5000億美元。
峰會上宣布,中方計劃在有需要的成員國實施100個“小而美”民生項目。
正如巴基斯坦薩瑪電視臺資深記者、主持人伊爾凡·阿什拉夫所言,中國在上合組織框架下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各成員國的發展與穩定提供了有力助力。中巴經濟走廊為巴基斯坦帶來了深遠影響。
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輯薩米·埃爾卡姆哈維表示,中企在埃及新行政首都等諸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期盼更多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落地。
“中國像旗手,為上合帶來豐碩成果。”《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里克·科爾茹姆巴耶夫的評價道出了各方心聲。
“上海精神” 照亮前行之路
創立24年來,上合組織始終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共享機遇、共謀發展,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建設和合作取得一系列開創性成果、歷史性成就。
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拉希德·阿利莫夫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上合組織通過踐行“上海精神”,成功構建了一種新型國際關系范式,為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阿利莫夫的評價,道出了“上海精神” 對推進區域合作、實現各國發展目標與上合區域整體發展目標對接的重要價值。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謝里克認為,在當前國際局勢下,“上海精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現實意義。他強調,“上海精神”不僅有助于增強成員國之間的團結互信,也促進各國人民的相互理解。中國以務實行動在上合框架內彰顯出領導力,成為推動成員國經貿合作的重要力量。
曾多次參與上合組織活動的烏茲別克斯坦《人民言論報》副總編輯魯斯蘭·肯扎耶夫指出,中國作為2024至2025年度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舉辦百余場活動,涵蓋政治安全、數字技術、教育、人文等多個領域,有效增強了成員國間的團結互信,拓展了彼此合作空間。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的成功舉辦,讓“上海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上合力量”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為當今世界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區域合作組織,上合組織始終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一貫堅持團結合作、和合共生,對世界至關重要。
各方人士表示,期待此次峰會推動上合組織邁入更加團結、更重協作、更富活力、更有作為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科威特駐華大使賈西姆·納吉姆看來,氣候變化、地緣政治、經濟波動等全球挑戰日益加劇的今天,世界迫切需要更有力的多邊平臺來靈活、全面地應對這些復雜情況。在這一背景下,從維護集體安全到增進文明對話,從發展綠色能源到深耕人工智能,上合組織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教師、區域國別傳播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楊瑞表示,相信上合組織在堅決反對霸權霸道霸凌,讓世界多極化更加平等有序;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讓經濟全球化更加普惠包容;團結引領全球南方,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等方面大有可為,將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匯聚磅礴力量。
印度學者魏漢表示,上合組織以“上海精神”為核心理念,將所有成員國凝聚在一起,為各成員國提供了一個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的平臺。他期待,上合組織在成員國間推動貿易、經濟、文化交流及旅游業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
天津峰會是一屆友好、團結、成果豐碩的盛會。上合組織國家共同總結成功經驗,凝聚合作共識,積蓄前行動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書寫更多精彩篇章。
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從天津再出發,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上合組織必將開啟充滿希望的新航程。(王晶、鄧潔、盛楚宜、蘇纓翔、張榮、張文捷、褚夢琦、阿爾達克·土爾遜太、徐靖雯、高文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