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亞以喀斯特地貌聞名于世,被稱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公元4世紀起,基督教徒在山巖洞穴中修建了大批宗教設施。一座座隆起的尖頂石窟教堂遍布山野,是曾經信仰之所在,由地面一層層盤桓下行的洞穴,則是衣食住行的人間煙火處。
千余年前,卡帕多奇亞就有36座地下城!從一個隱秘洞口進入,光線微弱,仿佛潛入深淵。往下再往下,又左拐右拐,大部分時間需躬身前行。這樣狹窄矮小的過道,敵人來襲時只能彎腰走,里面的居民則用滾石堵住巷道,阻斷來犯者。
越走越幽深,但呼吸還算通暢。導游的解說帶著回聲傳來,客廳、飯廳、廚房、儲藏室、酒窖、軍械庫、水井等一一走過。通風口和煙道都直通地面,每層樓只有一個廚房,各家各戶輪流做飯,而且只能在晚上,這樣濃煙冒出才不會被敵人發現。
我們穿行的是最大的德林庫尤地下城,地面面積達2500平方米、深55米,有52個垂直通風井,溫度保持在13至16攝氏度。除了巷道狹窄低矮,房間高約2米卻“五臟俱全”。這座地下城共8層,可容納約2萬人,目前開放3層供游客參觀。
撫摸墻壁上面密密麻麻的鑿痕,如點彩畫,都是一鏨一鏨鑿出的。是何等強大的動力與毅力支撐,才能完成這樣驚世駭俗的工程?這些古人又為何選擇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城生活呢?
據考古證明,地下城的修建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赫梯人為躲避天災和戰亂,在火山巖中開鑿出原始地下洞穴。公元8至12世紀,由于宗教迫害,基督徒們大規模逃亡至此,鑿洞隱避,在地下發展出大型立體防御體系。
在地下城穿梭一個多小時,回到地面,大口呼吸曠野之風,如同重生。在離地下城不遠的梅里美山巒中,無數A形石山如雨后春筍遍布。這里是世界上現存最完整的拜占庭時期石窟宗教建筑群。地下城中的信徒一手握鏨子,一手握錘子,面對一座座石山,也不知用了多少人工與時日,鑿就了30余座教堂。
印象最深的是山坡上的那棵蘋果樹,也是這里唯一的一棵樹。在這貧瘠的山地,它蒼勁優美、生機勃勃,如傘的樹冠開滿密密麻麻的白色碎花,香氣隨風飄蕩……這不禁讓我想到,只要下決心要活,人與萬物都能活下去。地下城與石窟教堂,在漫長的至暗歲月里互相滋養、互相支撐,創造了人間奇景,也成為人類頑強生命力的象征。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5日 17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