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邱玲鵬 肖慧婷 實習生熊子恒 通訊員甘紫丹 王瑩瑩)“沒有本地社保,居住證怎么辦?”前不久,當湖北三贏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名高管為此事發愁時,咸寧市高新園區派出所聯企民警主動協調,憑社保記錄+任職證明,開辟綠色通道加急辦理,解決了企業人才的后顧之憂。
法治化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沃土”。近日,“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采訪團先后走進咸寧各縣市區,探訪咸寧政法系統聚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各類市場主體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的生動實踐。
源頭防控筑牢風險“防火墻”
走進咸寧高新區,企業門口藍白相間的“律師聯系牌”十分醒目——上面清晰標注著公共法律服務律師的姓名、電話與所在機構。
“這是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免費為企業提供的‘一對一’非訴訟法律服務。”高新區司法分局局長曾衛東介紹。目前,中心律師已對接園區內100余家企業,并掛牌開展工作。

“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采訪團在高新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采訪。肖慧婷 攝
律師駐進來,服務送上門。法律服務中心以主動服務替代被動處置,開展勞動者合法權益等專題培訓120余場;對100余家企業進行“法治體檢”,筑起風險防護網。
“感謝張律師幫我們避免了高額賠償風險!”高新區某企業對“法治體檢”的印象十分深刻。
此前中心律師張超發現該企業的重大法律隱患——有員工提出不繳社保,省下的錢轉為工資發放,簽訂了“自愿放棄社保、意外自負”合同條款。
“實際上,員工發生工傷時企業仍需賠償。”張超說。很快,該企業為剩余未繳納社保員工統一購買了保險。
法治服務“治未病”,促進經營風險源頭治理,讓企業發展勢頭更強勁。
今年2月,崇陽縣檢察院發現少數茶葉種植企業存在未規范建立農藥使用記錄的行為。
“《湖北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規定,必須要對農藥、肥料等農業投入品使用進行記錄。”崇陽縣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四檢察部主任涂既彪介紹。這些問題看似不大,實則不利于“崇陽白茶”地標品牌的健康發展。

茶企負責人接受“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采訪。熊子恒 攝
崇陽縣檢察院隨即向縣農業農村局發出檢察建議。經過整改,全縣28家茶企建立了規范臺賬,形成了茶葉生產質量追溯體系。
2024年至今,崇陽縣檢察院共辦理涉營商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案件66件,督促企業規范經營行為,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
高效解困打通權益“快車道”
面對企業急難愁盼,咸寧政法系統以速度與力度回應合法訴求,讓企業權益保障“看得見、摸得著”。
2020年9月,湖北平安電工科技股份公司遭遇離職員工竊取商業秘密。刑事判決后,通城縣人民法院通過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聯合協調機制,聯系通城縣經濟開發區知識產權聯合保護站等各方參與調解。

“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采訪團在通城縣人民法院城關人民法庭采訪。熊子恒 攝
2024年8月,當事人達成賠償協議。公司黨委書記鄧炳南表示:“這不僅挽回了損失,更警示了一大批人。”
近年來,咸寧兩級法院全力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全市共設立6個省級聯合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和16個市級工作站,實現各縣市區全覆蓋,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專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
“以往分別跑兩三個地方的業務,現在一個窗口5分鐘搞定,太便捷了!”在咸寧市民之家公安窗口前,咸寧興源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市場專員劉柱講述了他辦理車輛報廢業務的新體驗。

“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采訪團在咸寧市民之家公安窗口采訪。熊子恒 攝
這一變化源于咸寧市公安局推行的“一窗通辦”政務服務改革。2021年咸寧市民之家啟用后,公安高頻業務部門盡數入駐,實行戶政業務專窗受理,交管、出入境、涉企服務一窗通辦。
為提升服務溫度,市公安局推出“五服務”工作機制(微笑服務、預約服務、延時服務、上門服務、節假日無休服務),讓群眾帶著問題進門、不帶問題出門。
今年4月,市公安局通過“上門問需”,了解到一企業在特殊裝備運輸過程中存在超限審批難的問題。針對企業訴求,公安窗口聯動交通、路政等部門,通過減時限、免材料、上門辦等措施,8個工作日內發出咸寧首張超限臨牌。
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自身職能為根本,咸寧政法機關正以法治之力,護航轄區企業高質量發展。
制度護航構建法治“生態圈”
2025年3月19日,咸寧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在打造智慧高效的政務環境、系統完善的產業生態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合作共贏的開放環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環境、和諧宜居的社會生活環境“六大環境”上下功夫,推動全市營商環境整體提升。
為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的主動仗和持久戰,咸寧政法機關積極探索以制度創新構建起法治保障體系,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的“最優底色”。

“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主題采訪宣傳活動啟動。肖慧婷 攝
今年4月,咸寧市委政法委出臺《2025年度咸寧市政法機關聚焦支點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四條措施》。通過健全完善政法機關聯席會議機制,規范執法司法行為,全力保護企業合法權益,讓企業安心經營。同時,積極提供優質法律服務,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十四條舉措,為營商環境優化注入強勁政法力量。
今年3月,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版權局聯合出臺《關于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行政保護職能 助推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的實施意見》,為企業提供“零成本投訴、零障礙服務”,將知識產權保護窗口前置到園區、企業等需求端,提供快速確權、糾紛處理等服務。
咸寧市檢察院建立涉市場主體案件快速受理、優先辦理工作機制,涉市場主體案件平均辦案時長45.44天,同比減少3.3%。對涉營商案件長期未結案問題開展專項監控39件次,常態化督辦結案進度。
咸寧市公安局出臺《關于聚焦支點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規范涉企執法的實施意見》,圍繞7個重點環節和45類風險點,對6個縣市區規范涉企執法開展督導檢查,對工作推動不力的地區實施掛牌整治。
今年7月,咸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咸寧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優化“綜合查一次”,深化柔性執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整治亂收費亂查封,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咸寧政法機關將以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為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咸寧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