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徹底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生死較量中,中國人民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不僅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還有力支援了世界其他戰場的反法西斯斗爭。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謝唯進、張瑞書、劉景田、張紀等中國志愿者加入國際縱隊,為歐洲反法西斯陣營注入中國力量。1941年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爆發后,毛岸英、唐鐸等中國熱血青年毅然投身到抗擊納粹德軍的行列中,中國女記者胡濟邦冒著炮火全程經歷并忠實記錄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留下一個個感人故事。西歐戰場上也有中國人的身影。1940年后,多達兩萬名華人海員與英國海員并肩穿越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峽上的炮火,為盟軍輸送軍火和必需品。1942年,中國政府派遣24名海軍學員赴英受訓,其中20人于1944年參與執行諾曼底登陸行動的海軍主攻、反潛護航和防空警戒任務。
在極其艱難的處境下,中國人民秉持人道主義精神,多次自發營救盟國士兵。日本偷襲珍珠港后,1942年4月,美國空軍16架B—25轟炸機奔襲日本,由于油料不足,杜立特中校等飛行員在中國棄機跳傘,中國軍民奮勇救助,后遭日軍瘋狂報復,25萬中國平民因此喪生;同年10月,載有英軍戰俘的日軍運輸船“里斯本丸”號在中國浙江舟山海域被魚雷擊沉,舟山漁民不顧自身安危,毅然駕船出海,救起384名英軍官兵,并為他們提供食物與庇護。
這些感人事跡是中國人民與其他國家人民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用生命書寫國際友誼的縮影,這些共同抗敵的記憶值得永遠銘記。即便在最艱難的歲月里,中國人民依然胸懷天下,以巨大犧牲頑強抵抗法西斯侵略,無私支援世界各國追求自由與光明的斗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經驗昭示我們:偏見與歧視、仇恨與戰爭,只會帶來災難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才是人間正道。
八十載風云變幻,人類再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深刻命題。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也深知和平必須用決心去捍衛、用合作去澆筑。中國人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一代代中國人從戰爭苦難中淬煉出的堅定信念,更是我們對未來許下的莊嚴承諾。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5日 17 版)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