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參加盆景網絡直播銷售比賽。(湖北日報通訊員 田芳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義超
通訊員 覃丹 田芳
“已經掛果,今晚上架。”10月10日上午,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家堰鎮佑溪村,23歲的盆景銷售主播向武軍帶著工人抓緊采挖金彈子樁苗,這批樁苗將成為他直播間的“秒殺”商品。
45年前,高家堰人靠山吃山,挖野生樹樁做盆景;22年前,人工育苗成功,形成5300畝種植規模;如今,隨著返鄉村民、尤其是年輕人“接棒”,盆景銷售從線下轉至線上,由此延伸出直播、物流、制盆、包裝等全新細分崗位。高家堰的傳統生意做到年產值1.5億元,帶動就業超5000人。
一場直播 讓他選擇回到大山
“一次買走200株,如今一天的銷量,抵過去5年的銷量。”盆景種植戶趙友全看著即將離地的苗木,笑容里滿是感慨。
2022年春節,返鄉休假的向武軍被眼前的一幕震撼:朋友直播賣盆景,一株4000元的樁苗一秒成交。他當即辭去外地工作,“不想在外‘打螺絲’了,最后一個月工資都沒要”,決定留在家鄉做直播。父母是盆景種植戶,他跟著學起培育、蟠剪造型等技術。
“網上銷售流程簡單直接。”他介紹,直播時,他會將白天從農戶地里收購的樁苗逐一展示并報價,客戶相中后便下單、截屏,他隨即照單發貨。
一個月直播25場,每場4個小時,成交額最高的一場達8萬元……聊到現在的收入,向武軍十分滿意。
今年“十一”假期,54歲的盆景種植戶李長龍一天也沒閑著。9月30日起,在他兒子直播間約定看貨的外地客戶陸續到來,“全靠線上引流,假期首日就賣出4萬元”。
在高家堰鎮,類似向武軍這樣的直播銷售團隊已達120支,其中六成為“90后”“00后”。
一個盆景 分工協作越來越細
當向武軍忙著為晚上直播做準備時,集鎮上,40歲的李葦正對打包好的盆景逐一檢查,這批貨物將發往云南、廣西、四川等地。
樹干用木條固定,枝葉和果實用紅網包裹,這些細節關乎客戶驗貨后的貨款支付。
2022年,在廣東從事物流工作的李葦回到高家堰,負責盆景銷售團隊的打包和物流工作。他前往外地學習綠植打包技術,“10月已經發了300多單”。
距離李葦經營的物流點3公里,58歲的村民魏直清正手把手教29歲的兒子魏光文為花盆上色。
花盆,是盆景包裝的重要組成部分。5年前,魏直清見鎮里盆景園大多從外地購買紫砂材質的花盆,成本高、樣式單一。他利用在外做建筑裝潢的經驗,摸索定制水泥材質花盆,受到客戶青睞。售價從500元到1000元不等的花盆,他一年輕松賣出500個。
44歲的鄒鵬5年前返鄉,在鎮里建起麥坪水泥制品加工廠,從事制式花盆制作。他的產品不僅供應鎮里的盆景銷售戶,還銷往湖南、廣西等地,一年能賣出120萬元。
“從培育采挖、物流打包到花盆定制,大家既分工明確又相互關聯,彼此依靠。”鄒鵬表示,專業的分工才能讓產業發展更健康。
一場活動 老生意越來越時尚
高家堰盆景產業鏈黨支部書記方秉榮介紹,自己從事盆景種植銷售近30年,“盆二代”帶來新的銷售方式,推動“大家越玩越時尚”。
9月28日,“匠心傳承·盆景筑夢”2025年高家堰鎮盆景文化藝術活動周啟幕,這是該鎮時隔30年再次舉辦類似活動。
“以前追求氣勢磅礴,現在追求個性和精致。”參賽的李長龍說,如今的客戶更青睞可以在室內或陽臺擺放的小微盆景。
“活動就是為了增加品牌認同感,為大家打氣助威。”方秉榮介紹,活動設立了蟠剪技能、網絡直播等比賽,其中21個直播團隊兩小時銷售額超28萬元,真真切切地讓大家感受到傳統產業煥發出新氣象。
“每一株都是正宗高家堰樁苗,相中的趕緊下單。”夜幕落下,向武軍的直播間逐漸熱鬧起來。他說:“十月是金彈子果實最紅艷的時候,在新銷售模式的帶動下,家鄉盆景的知名度會越來越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